-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盆腔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選擇需綜合多種因素,包括病情嚴重程度、癥狀表現、患者身體狀況、治療意愿以及治療效果預期等。 1. 病情嚴重程度:輕度盆腔靜脈曲張且癥狀較輕,中醫治療可能有效,如中藥調理、針灸等。若病情嚴重,如出現大量盆腔積液、嚴重疼痛等,手術治療可能更合適。 2. 癥狀表現:若主要是下腹墜脹、腰酸等輕微癥狀,中醫的活血化瘀療法可能改善。若有明顯的淤血、組織粘連,手術能更直接地解決問題。 3. 患者身體狀況:身體較弱、對手術耐受性差的患者,中醫治療相對溫和。身體狀況良好者,可承受手術帶來的創傷。 4. 治療意愿:患者傾向保守治療,可先嘗試中醫。若希望快速解決問題,手術可能是首選。 5. 治療效果預期:中醫治療通常需要較長時間,但副作用較小。手術能迅速緩解癥狀,但存在一定風險和并發癥。 總之,盆腔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選擇并非絕對,應在醫生的綜合評估下,根據個體情況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遵循治療建議。
2024-10-20 20: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睡覺的時候,采取左側臥位,將腳放在枕頭上。在背后塞上個枕頭,使自己向左側傾斜。因為下腔靜脈在右側,向左躺著,可以減輕子宮對靜脈的壓迫,從而降低對腿及腳部的靜脈壓力。還有就是穿孕期彈力襪
2024-10-20 20: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鞘膜積液是小兒陰囊部最常見的疾患之一,常出現單側陰囊逐漸腫大,腫物可呈卵圓形或梨形,觸之有彈性和囊性感,一般不疼痛,可有墜脹不適,用手電筒照射腫物有透明感。 鞘膜最初是腹膜的一部分,在胚胎時期,睪丸開始位于腹腔內,隨著胚胎的發育,睪丸帶著兩層腹膜逐漸下降,至第7~9個月時降到陰囊。兩層腹膜分別形成睪丸的兩層鞘膜,鞘膜與腹膜相連的小管稱為腹膜鞘突。胎兒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腹膜鞘突很快關閉,睪丸的兩層鞘膜之間形成的鞘膜囊不再與腹腔相通。在正常情況下,鞘膜囊內含有少量液體,鞘膜的滲出與吸收維持相對的平衡狀態。小兒的鞘膜積液,大多與先天因素有關,如果出生后腹膜鞘突發生部分閉塞或不完全閉塞,形成一個細小管道與腹膜相通,腹腔液體通過細小管道流出便形成鞘膜積液。 嬰幼兒的鞘膜積液一般不會引起并發癥,而且1歲以內仍有自行閉合消退的可能。但如果1歲以后仍然存在,可考慮手術根治,時間可選擇在兩歲以后至上學前。但由于有相當多患兒的鞘膜積液可以自愈,或經非手術療法后痊愈,所以一般情況下,不必急于做手術,可先隨診觀察,在此間應特別注意防護,不要傷到孩子的睪丸,以減少腫大的鞘膜囊受到損傷的機會。 鞘膜積液屬于中醫“水疝”、“陰腫”的范疇,俗稱為“水蛋”。中醫認為,此病多因先天不足,脾失健運或腎氣不足,外受寒濕之邪所致。除可請有經驗的中醫大夫診治外,下列一些較簡便有效的方法,可供參考: 1.薏苡仁30~45克,加水濃煎,濾取藥液,加白糖適量,分3~5次服,隔天1劑。 2.母丁香40克,研末過篩,制成粉狀裝瓶備用。用時取藥粉兩克放入患兒肚臍中(高于皮膚0.2厘米),然后蓋上敷料一塊,用膠布十字固定,每隔兩天換藥1次,20天為1個療程。可間隔5~10天行第2個療程。 3.威靈仙15~25克,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成500毫升,取藥汁待降溫至37℃左右泡洗患處,每天洗2~4次。每劑藥可連用兩天,一般用藥3劑可見效。 4.茴香100克,橘核100克,食鹽10克,置入鐵鍋內微火炒熱(勿令焦黑),裝入預制之布袋內,干敷,藥涼后可再炒再敷,每次敷4~5回,每日1~2次。用畢,將藥倒在大盤內陰干,每劑藥可用5天。
2024-10-21 0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