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癥性疾病,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包括遺傳、免疫、環境、感染和精神因素等。濕疹能否根治不能一概而論,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和個體差異等。 1.遺傳:部分人由于遺傳因素,皮膚屏障功能較弱,容易患濕疹,根治相對困難。 2.免疫:免疫系統失衡可能導致濕疹發作,調整免疫狀態有助于控制病情。 3.環境:干燥、潮濕、過敏原多的環境易誘發濕疹,改善環境能減少發作。 4.感染:細菌、真菌等感染可能加重濕疹,抗感染治療很重要。 5.精神: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時濕疹易加重,保持良好心態利于恢復。 總之,濕疹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注意皮膚護理,避免誘因,雖然根治有一定難度,但通過規范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1 13: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中醫對濕疹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瘡”相當于泛發性濕疹,“面游風”相當于面部濕疹,“旋耳瘡”相當于耳部濕疹,“乳頭風”相當于乳頭濕疹,“臍瘡”相當于臍部濕疹,“繡球風”、腎囊風”相多于陰囊濕疹,“四彎風”相當于肘窩與膝窩濕疹,“鵝掌風”相當于掌部濕疹,“濕臁瘡”相當于小腿濕疹,“肛門圈癬”相當于肛門濕疹。祖國醫學認為濕疹是由于稟性不耐,風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由于濕邪粘膩、重濁、易變,故病多遷延,形態不定。而慢性濕疹是由于營血不足、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目前西醫對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只有中醫才能徹底的治療濕疹,多采用對癥治療。以內服抗組胺藥物治療為多,如苯海拉明、維生素C等。最好配合外用藥進行治療濕疹如純中藥的"濕癬凈"等效果可以徹底的治療濕疹.
2024-10-21 13: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原則是能不用藥盡量不用。1、但如果嚴重,用藥控制一下為好,否則孩子太受罪了。一定不要長時間用,一好轉就停藥、避免藥物成分累積。所有治療皮疹、濕疹的藥物都必然含激素,其中兒研所“膚樂霜”、“尤卓爾軟膏”可以放心用,激素含量低(地塞米松、醋酸膚輕松類藥物會引起日后黑斑和紅臉),對寶寶皮膚副作用小。金銀花煮水擦洗可以配合進行。2、好轉后作為日常鞏固,天津產的“郁美凈”兒童霜就很好,內含鮮奶,即輔助治療濕疹,又滋潤干燥皮膚。平時洗澡時小心感染的部位,局部多護理,避免蔓延到好的皮膚。另外,過敏體質的孩子,日后添加輔食要在意,魚蝦、雞蛋等高蛋白食物要慢慢添加,觀察反應。
2024-10-21 13: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疹,中醫稱為「濕毒瘡」或「濕氣瘡」。所謂「毒」,是指一些熱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藥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腦丸等)引致。至於「濕」,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呆滯。由於人體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運行停滯不順,身體便會處於「濕」的狀態,癥狀是四肢沉重、水腫、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簡言之,濕疹病患者兼受熱和濕兩種病邪困擾。病者一方面有實火,但卻因身體機能呆滯,以致人體的化工廠肝臟未能發揮疏泄排毒的功能,將體內的熱毒從大小二便排出體外。結果只好轉而從毛孔排出,若微循環系統欠佳或毛孔閉塞,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當積聚至某程度時,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后,便會出現濕疹之類的皮膚病。其實,除皮膚問題外,濕熱者亦會有胸腹脹悶不舒、大便秘結或泄瀉、小便短少赤黃等病癥。中醫醫治濕疹的方針,是把體內積聚的熱毒引發出來而予以排除,同時要改善體質,令機能回復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濕、活血、清瀉等,視乎病者的體質而定。中藥醫治濕疹是可以根治的,但由於醫治的重點不是把表面的皮膚病病徵消除,而是要徹底改變體質,因此醫治需時,并非一兩個星期便能見效。此外,病者需有心理準備,因為吃藥初期可能因要引發熱毒排出以致病情更為嚴重。不過,這只是復原過渡期的短暫反應,無須過慮。另一方面,要根治濕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須和醫師配合,從日常飲食入手,因為若一面吃藥排毒,一面又吃進帶毒食物,試問又怎能痊愈。濕疹病患者應戒吃能加劇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蝦、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令人體難以分解,如牛奶、豆類等,應少吃為佳。病者亦應避免各種刺激皮膚的因素,例如搔抓、用堿性強的肥皂或過熱的水洗浴、不要讓陽光直曬著患濕疹的地方等。濕疹之類的皮膚病,即使根治后若飲食不當或身體狀態欠佳可能又會復發。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身體調理好,以及進食與體質相配合的食物,避免發病,而非到病發后才求醫治。治療濕疹的基本原則是清熱、化濕和活血。某本方如下:土菌陳、土茯苓、扁豆衣、龜板各5錢(15克)。不過,臨床施藥時亦要因應按個人的體質。國醫軒醫藥研究院首席專家封子云最新研究指出:在我國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鮮食品的增加,氣候、環境的不斷變化等原因,蕁麻疹、濕疹、皮炎這一類皮膚雜癥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2024-10-21 13:5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癥性疾病,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包括遺傳、免疫、環境、感染和精神因素等。濕疹能否根治不能一概而論,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和個體差異等。 1.遺傳:部分人由于遺傳因素,皮膚屏障功能較弱,容易患濕疹,根治相對困難。 2.免疫:免疫系統失衡可能導致濕疹發作,調整免疫狀態有助于控制病情。 3.環境:干燥、潮濕、過敏原多的環境易誘發濕疹,改善環境能減少發作。 4.感染:細菌、真菌等感染可能加重濕疹,抗感染治療很重要。 5.精神: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時濕疹易加重,保持良好心態利于恢復。 總之,濕疹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注意皮膚護理,避免誘因,雖然根治有一定難度,但通過規范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1 18: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