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經常頭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緊張性頭痛、偏頭痛、高血壓、顱內病變、頸椎病等。 1.緊張性頭痛:多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導致。頭部肌肉持續收縮,產生緊箍樣疼痛。 2.偏頭痛:常有遺傳因素,發作前可能有視覺先兆,疼痛多為單側搏動性,可伴有惡心、嘔吐。 3.高血壓:血壓升高時,腦血管壓力增大,引發頭痛,常伴有頭暈、心悸等癥狀。 4.顱內病變:如腦腫瘤、腦出血、腦梗死等,頭痛多較劇烈,還可能伴有嘔吐、肢體無力等。 5.頸椎病:頸椎病變壓迫神經和血管,影響腦部供血,導致頭痛,常伴有頸部疼痛、僵硬。 經常頭痛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需要引起重視。如果頭痛頻繁發作或癥狀嚴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頭顱 CT、血壓測量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2: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原因很多,如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高血壓,腦血管病,中耳炎,枕大神經痛,頸椎病,飲酒和吸煙,感冒都可能誘發.鼻炎有影響,現代醫學認為慢性鼻炎屬于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癥.比較早期的慢性鼻炎常表現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腫脹,稱慢性單純性鼻炎若發展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稱慢性肥厚性鼻炎.1.慢性單純性鼻炎:可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或鼻炎康4片,每日三次口服,鼻炎寧沖劑一包,每日2~3次. 2.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用封閉,注射硬化劑5%魚肝油酸鈉0.5毫升,每2周一次,共2~3次.亦可進行冷凍療法或激光療法注意首先保證休息時間和質量,多吃卷心菜,大豆,牛奶,鮮魚,蛋黃,木耳,杏子,核桃啊.避免吃含明礬的食物如油條等.
2024-10-21 12: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經常頭痛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造成的,一些常見的食物如果經常過量食用或頻繁食用的話可能會引發頭痛,這時可以采用內服進行治療:1、啤酒和紅酒,這是可能導致頭疼的常見原因。此外,所有的酒都能夠導致脫水,這也能導致頭痛。2、茶、紅蘋果、梨、蘋果汁、蘋果酒和紅酒。3、剩菜:尤其當食物存放不當繼續食用時,所以盡量不要吃剩菜。4、巧克力、擺放太久或者發酵過的奶酪、豆制品、所有堅果、大多數種子、柑橘類、醋(紅醋和油醬醋)。5、亞硫酸鹽:常見于葡萄酒(更常見于紅酒)、大多數干果(包括李子脯、無花果、杏等)、罐頭蔬菜和很多加工食品。
2024-10-21 12: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頭痛的部位僅供病灶診斷時參考:一般顱外病變頭痛多與病灶一致,或位于病灶附近,如眼源性、鼻源性和牙源性頭痛;青光眼引起的頭痛多位于眼的周圍或眼上部。但頭顱深部病變或顱內病變時,頭痛部位與病變部位則不一定符合。小腦幕以上的病變疼痛多位于病變的同側,且以額部為多,并向額部放散;小腦幕以下腫瘤時,頭痛多位于后枕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顱外感染性疾患)所引起的頭痛,呈全頭痛、彌散性,很少呈放散性。頸部劇烈疼痛伴有頸部強直者,多見于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炎及急性頸肌炎等。下面是物理方面的治療!治療頭痛時常用的針灸穴位有哪些? 百會:兩側耳尖連線中點的頭頂正中,屬督脈。 頭維:額角發際,當鬢發前緣直入發際2.5寸,屬胃經。 頭神庭:在頭部正中線,入發際0.5寸,屬督脈。 頜厭:在鬢發上,當頭維與曲鬢連線的上1/2段中點取穴,屬膽經。 懸顱:鬢發邊緣當頭維與曲鬢之間,沿鬢發弧形連線之中點取穴,屬膽經。 下關:耳屏前約一橫指,當顴骨下方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陷窩處,合口有孔,閉口取穴,屬胃經。 頰車:在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凹陷中,咬緊牙齒時咬肌隆起處,屬胃經。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取穴,屬大腸徑。 印堂:兩眉連線的中點,鼻尖直上,經外奇穴。 太陽:眉梢與外眥的中點向后約1寸凹陷處,經外奇穴。 絲竹空:眉梢之外側,屬三焦經。 上星:在頭部正中線,入前發際1寸,屬督脈。 大椎:俯伏或正坐低頭,第7頸椎棘突之下,屬督脈。 啞門:在后正中線,第一、二頸椎之間,約當后發際上0.5寸,屬督脈。 人中:鼻中隔直下,人中溝上1/3處,屬督脈。 率谷:耳尖上方,入發際1.5寸,屬膽經。 風池: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當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上端之間,屬膽經。 攢竹:在眉毛內側端,眶上緣切跡取穴,屬膀胱經。 列缺: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簡便定位法可以兩手虎口交叉,當食指尖所至凹陷處,屬肺經。 曲池:屈肘,肘窩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之中點,屬大腸經。 內關: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屬心包經。 后溪:第五指掌關節尺側上方,赤白肉際陷中,握拳橫紋盡處取穴,屬小腸經。 合谷: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中點的橈側,屬大腸經。 神門:在腕橫紋上,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屬心經。 氣海: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屬任脈。 關元: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屬任脈。 中脘: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屬任脈。 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膀胱經。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膀胱經。 太溪:內踝與跟腱聯線之中點,平內踝尖取穴,屬腎經。 三陰交:內踝高點直上3寸,脛骨內側后緣取穴,屬脾經。 血海:髕骨內上緣上2寸,簡便定穴法為術者面對病人,用左(右)手掌心按在病人右(左)膝髕骨上,當拇尖所至處定穴,屬脾經。 足三里:在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屬胃經。 太沖: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屬肝經。
2024-10-21 12:4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經常頭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緊張性頭痛、偏頭痛、高血壓、顱內病變、頸椎病等。 1.緊張性頭痛:多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導致。頭部肌肉持續收縮,產生緊箍樣疼痛。 2.偏頭痛:常有遺傳因素,發作前可能有視覺先兆,疼痛多為單側搏動性,可伴有惡心、嘔吐。 3.高血壓:血壓升高時,腦血管壓力增大,引發頭痛,常伴有頭暈、心悸等癥狀。 4.顱內病變:如腦腫瘤、腦出血、腦梗死等,頭痛多較劇烈,還可能伴有嘔吐、肢體無力等。 5.頸椎病:頸椎病變壓迫神經和血管,影響腦部供血,導致頭痛,常伴有頸部疼痛、僵硬。 經常頭痛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需要引起重視。如果頭痛頻繁發作或癥狀嚴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頭顱 CT、血壓測量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2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