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是嚴重的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癥狀多樣,治療復雜。常見癥狀包括發熱、吐奶、精神萎靡、驚厥、囟門隆起等。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療、對癥支持治療等。 1.癥狀: 發熱:體溫升高,常為感染的表現。 吐奶:頻繁吐奶,甚至呈噴射狀。 精神萎靡:反應差,嗜睡。 驚厥:四肢抽搐,肌肉痙攣。 囟門隆起:顱內壓增高的體征。 哭聲改變:哭聲微弱或尖銳。 2.治療: 抗生素治療: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頭孢噻肟、萬古霉素等。 降顱壓治療:使用甘露醇等藥物減輕顱內壓。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證患兒營養和水分供給。 對癥處理:控制驚厥發作,使用苯巴比妥等藥物。 支持治療: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病情兇險,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表現,應立即送醫,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患兒預后至關重要。
2024-10-21 13: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曉峰
太原顯微手外科醫院
一級
手外科
-
你好,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是由化膿菌引起的腦膜炎癥,常為敗血癥的一部分或繼發于敗血癥。生后一周后發病者多見于革蘭陽性球菌。臨床表現常不典型,表現為反應差,拒奶,體溫不升或發熱,嘔吐,驚厥等。血培養及腦脊液檢查可確診。早發現,早治療,足療程正規系統治療,一般預后良好。1,抗生素治療。愈早愈好,兩種抗生素合用,靜脈給藥,療程取決于細菌種類及治療效果,一般需要3到4周,體溫正常7到10天,腦脊液復查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降低,可考慮減量。2,腎上腺皮質激素。常用地塞米松。療程5天左右3,脫水劑的應用。甘露醇,速尿。4,支持療法,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糾正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鈉,驚厥等及時對癥處理,必要時輸白蛋白。5,并發癥的治療。常見的并發癥為硬膜下積液,可行硬膜下穿刺放液。祝孩子健康成長。
2024-10-21 13: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這種病治療好轉沒有問題,要想根治要平時多注意,還是可以不留后遺癥的,寶寶發熱時應多補充水分,可給西瓜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米汁,菜湯等清涼流質食物
2024-10-21 13: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是嚴重的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癥狀多樣,治療復雜。常見癥狀包括發熱、吐奶、精神萎靡、驚厥、囟門隆起等。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療、對癥支持治療等。 1.癥狀: 發熱:體溫升高,常為感染的表現。 吐奶:頻繁吐奶,甚至呈噴射狀。 精神萎靡:反應差,嗜睡。 驚厥:四肢抽搐,肌肉痙攣。 囟門隆起:顱內壓增高的體征。 哭聲改變:哭聲微弱或尖銳。 2.治療: 抗生素治療: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頭孢噻肟、萬古霉素等。 降顱壓治療:使用甘露醇等藥物減輕顱內壓。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證患兒營養和水分供給。 對癥處理:控制驚厥發作,使用苯巴比妥等藥物。 支持治療: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病情兇險,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表現,應立即送醫,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患兒預后至關重要。
2024-10-21 18:0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治療1.抗生素治療(1)用藥原則應力求用藥24小時內殺滅腦脊液中的致病菌,應選擇對病原菌敏感且能較高濃度透過血腦屏障的藥物,急性期要靜脈用藥,做到用藥早、劑量足和療程夠。(2)病原菌明確前的抗生素選擇包括診斷初步確立但致病菌尚未明確,或院外不規則治療者。應選用對肺炎鏈球菌、腦膜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三種常見致病菌皆有效的抗生素。目前主要選擇能快速在患者腦脊液中達到有效滅菌濃度的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噻肟或頭孢曲松(頭孢三嗪)等。(3)病原菌明確后的抗生素選擇針對肺炎鏈球菌、腦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及其他,有針對性地選擇抗生素治療。2.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細菌釋放大量的內毒素,可促進細胞因子介導的炎癥反應,加重腦水腫和中性粒細胞侵潤,使病情加重。抗生素迅速殺死致病菌后,內毒素釋放尤為嚴重,此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不僅可以抑制多種炎癥因子的產生,還可降低血管通透性,減輕腦水腫和顱內高壓。3.并發癥治療(1)硬膜腦下積液少量積液無需處理。如積液量較大引起顱內壓增高時,應做硬腦膜下穿刺放出積液。有的患兒需反復多次穿刺,大多數患兒積液逐漸減少而治愈。個別遷延不愈者,需外科手術引流。(2)腦室管膜炎進行側腦室穿刺引流以緩解癥狀。同時,針對病原菌并結合用藥安全性,選擇適宜抗生素腦室內注入。(3)腦積水主要依賴手術治療,包括正中孔粘連松解、導水管擴張和腦脊液分流術。4.對癥和支持治療(1)急性期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定期觀察患兒意識、瞳孔和呼吸節奏改變,并及時處理顱內高壓。(2)及時控制驚厥發作,并防止再發,。(3)監測并維持體內水、電解質、血漿滲透壓和酸堿平衡。對有抗利尿激素異常分泌綜合征表現者,積極控制腦膜炎的同時,適當限制液體入量,對低鈉血癥癥狀嚴重者酌情補充鈉鹽。
2024-10-22 03:1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化膿性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由各種細菌經不同傳播途徑所致的腦脊髓膜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簡稱化腦)。是嚴重的顱內感染,常與化膿性腦炎或腦膿腫同時存在。臨床上表現為起病急驟,發熱、頭痛、嘔吐、驚厥、意識障礙和腦膜刺激征陽性,以及腦脊液膿性改變為特征。本病是嬰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導致本病的病原菌種類與發病年齡有關,新生兒以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炎多見;嬰幼兒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性腦炎多見;3歲以上患兒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炎多見。本病多數起病急、病情重,易于出現驚風、昏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后遺癥發生率。臨床上習慣根據病原體及腦脊液改變分為化膿性和非化膿性。迄今對本病的診治雖已有很大進展,但其病死率及神經系統后遺癥仍然較多,因此在兒科臨床工作中凡見到嬰幼兒發熱伴有意識狀態改變、易激惹及外周循環不良者,均應注意除外本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