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尿檢的問題較多,您的血常規的檢查中白細胞較多,是提示炎癥感染的!NIT+2是亞硝酸鹽,與嘔吐等是相關的!PRO+2是蛋白,考慮與腎病是相關!BLD+2尿隱血:提示與感染炎癥及腎病是相關WBC+2是白細胞,考慮與炎癥是相關的!下面是常識請進行參考:尿酸堿度(pH):5.0~7.0(H+濃度10~0.1μmol/L);透明度:透明;顏色:淡黃或黃色;尿糖:糖試驗:陰性;尿沉渣鏡檢:白細胞<5個/HP紅細胞0~1個/HP(兒童)<3個/HP上皮細胞0~少量/HP管型0/HP或偶見透明管型蛋白:磺基水楊酸法陰性加熱加醋酸法陰性臨床意義尿酸堿度(pH):增高:呼吸性堿中毒,某些代謝性堿中毒,泌尿系變形桿菌感染,腎小管性酸中毒,應用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低鉀性堿中毒,應用氯化銨等酸性藥物等。透明度:新鮮尿渾濁可見于:尿酸鹽沉淀(濃縮的酸性尿冷卻后,有淡紅色尿酸鹽結晶析出,加熱加堿后轉為透明),磷酸鹽和碳酸鹽沉淀(呈淡灰色,加酸可溶解),膿尿,菌尿等。顏色:紅色:血尿。濃茶或醬油色:血紅蛋白尿。深黃色:膽紅素尿。白色乳樣:乳糜尿,膿尿。尿糖:增高:糖尿病、腎性糖尿病,甲亢等,內服、注射大量葡萄糖,精神激動。尿沉渣鏡檢:白細胞增多: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泌尿系結核(腎結核、膀胱結核),泌尿系腫瘤(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紅細胞增多:泌尿系結石、結核及腫瘤,腎小管腎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等。管型增多:紅細胞管型:腎臟病變急性期。白細胞管型(膿細胞管型):化膿性感染(急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上皮細胞管型:急性腎炎,急進型腎炎,子癇,重金屬中毒,化學物中毒,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等。顆粒管型:慢性腎炎,急性腎炎后期,藥物中毒,類脂性腎病,急性腎衰(腎衰管型)等。蛋白:陽性: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隱匿型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中毒性腎病,妊娠,妊娠毒血癥,SLE,多發性骨髓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癥,腎移植后,劇烈活動,高熱,寒戰等。如何看血常規化驗結果?1.血細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歲兒童約為8000~11000。 2.紅細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萬;成人女性350~450萬;新生兒600~700萬;兩歲后逐漸下降。 3.血紅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 4.血沉:A、長管法,每小時兒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B、短管法,每小時兒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萬。 6.出血時間:1~5分鐘。 7.凝血時間:A、試管法4~12分鐘;B、毛細血管2~4分鐘;玻片法2~8分鐘。 8.蛋白質:總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兒童80~100毫克%。 10.總膽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歲以上兒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當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轉氨酶:定量法2~40卡門氏單位。 13.肝功能:黃疸指數2~6單位;總膽紅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濁度0~6單位;硫酸鋅濁度2~12單位
2016-05-26 06: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 正常人的尿液中沒有紅細胞或僅偶爾有個別紅細胞。如果尿液中進入血液,經離心沉淀后的尿液,顯微鏡下每高倍視野有2個以上的紅細胞,稱為血尿。 由于尿中進入血液的量不同,將血尿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當每升尿中含有1毫升以上血液時,尿則明顯變紅,重則呈洗肉水樣或血色,稱為肉眼血尿;若尿色正常,而僅鏡下(顯微鏡下)檢出紅細胞達到血尿標準的血尿,稱為鏡下血尿。 根據血尿的來源不同,又可將血尿分為初血尿、終末血尿、全程血尿。具體方法是進行尿三杯試驗。取3個潔凈的玻璃杯,患者每次排尿時,分為前、中、后3段排尿,分別排入3個玻璃杯中,若第1杯中為血尿,其余2杯正常,則為初血尿,提示尿液中血來自尿道;若第1、2杯中無血尿,僅第3杯有血尿,稱為終未血尿,提示病變在后尿道、前列腺、膀胱頸和三角區;如三杯中均有血尿,稱為全程血尿,提示病變在腎臟、輸尿管,或為膀胱內彌漫出血。 血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泌尿系統疾病,如腎炎、結石、感染、結核、腫瘤、畸形、損傷等。②尿路鄰近器官的病變,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盆腔炎、闌尾炎等。③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血液病、心血管疾病等。④藥物性因素,如服用磺胺藥、抗凝劑,或注射甘露醇等。⑤運動后血尿。 血尿的鑒別,除了采用尿三杯試驗區分血尿來源之外,以下方法亦有助于血尿的鑒別。 首先根據血尿的伴隨癥狀來區別不同血尿,若血尿伴有尿頻、尿急、尿痛,尤伴尿痛者,多為泌尿系感染、結石等,稱為有痛性血尿;若血尿不伴尿痛,稱為無痛性血尿,在腎炎、腎結核、泌尿系腫瘤中很常見,尤其年齡大的患者,出現肉眼血尿,呈無痛性,應當注意進行各方面檢查,以排除惡性病變。 血尿伴隨的其它全身性癥狀,也可以據此分析區別血尿的原因。目前采用尿紅細胞形態的檢查,來判斷血尿的來源,符合率達90%左右。具體辦法是取離心后尿沉渣,置于玻片上,用相差顯微鏡來觀察尿中紅細胞的形態。腎小球源性血尿,其尿中紅細胞為變形紅細胞,即紅細胞呈現多種形態,如面包圈樣、草莓樣、水滴樣,甚至為破碎紅細胞,提示血尿是因腎小球的病變所導致。非腎小球源性血尿,尿中紅細胞多呈正常或大致正常形態。 此外,肉眼血尿還應與血紅蛋白尿相鑒別。血紅蛋白尿的產生是由于溶血性疾病,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含量增加,越過了腎閾值,從腎小球濾過,而進入尿中。血紅蛋白尿的顏色可呈紅色、棕色,甚至呈黑色。與血尿鑒別主要依靠顯微鏡檢查,血尿的尿中含有大量紅細胞,而血紅蛋白尿中無紅細胞,這是兩者根本的不同之處。 總之,血尿產生原因除與腎炎有關外,泌尿系統其它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亦可產生血尿,必要時可以進行X線、B超、CT等檢查明確血尿來源,對治療有重要意義。我的回答供你參考,具體的治療必須有醫生的指導,
2016-05-26 06: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尿常規檢查中WBC1-2考慮與炎癥,是屬于感染!RBC0-1一般意義不大,是可能出現的!是考慮有紅細胞,可能與炎癥及相關的腎病是相關的,建議進行復查!尿常規鏡檢白細胞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尿標本必須新鮮,否則停放幾小時后,白細胞即可破壞而膿尿消失。 (2)尿標本必須清潔。女性要清洗外陰,勿混進白帶。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細胞,則可能已混進白帶,宜留取清潔尿標本重檢。 (3)尿路感染者膿尿常呈間歇性,故宜多次反復檢查才能下結論。 (4)在使用抗菌藥物后,可影響檢查的準確性。尿酸堿度(pH):5.0~7.0(H+濃度10~0.1μmol/L);透明度:透明;顏色:淡黃或黃色;尿糖:糖試驗:陰性;尿沉渣鏡檢:白細胞<5個/HP紅細胞0~1個/HP(兒童)<3個/HP上皮細胞0~少量/HP管型0/HP或偶見透明管型蛋白:磺基水楊酸法陰性加熱加醋酸法陰性臨床意義尿酸堿度(pH):增高:呼吸性堿中毒,某些代謝性堿中毒,泌尿系變形桿菌感染,腎小管性酸中毒,應用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低鉀性堿中毒,應用氯化銨等酸性藥物等。透明度:新鮮尿渾濁可見于:尿酸鹽沉淀(濃縮的酸性尿冷卻后,有淡紅色尿酸鹽結晶析出,加熱加堿后轉為透明),磷酸鹽和碳酸鹽沉淀(呈淡灰色,加酸可溶解),膿尿,菌尿等。顏色:紅色:血尿。濃茶或醬油色:血紅蛋白尿。深黃色:膽紅素尿。白色乳樣:乳糜尿,膿尿。尿糖:增高:糖尿病、腎性糖尿病,甲亢等,內服、注射大量葡萄糖,精神激動。尿沉渣鏡檢:白細胞增多: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泌尿系結核(腎結核、膀胱結核),泌尿系腫瘤(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紅細胞增多:泌尿系結石、結核及腫瘤,腎小管腎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等。管型增多:紅細胞管型:腎臟病變急性期。白細胞管型(膿細胞管型):化膿性感染(急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上皮細胞管型:急性腎炎,急進型腎炎,子癇,重金屬中毒,化學物中毒,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等。顆粒管型:慢性腎炎,急性腎炎后期,藥物中毒,類脂性腎病,急性腎衰(腎衰管型)等。蛋白:陽性: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隱匿型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中毒性腎病,妊娠,妊娠毒血癥,SLE,多發性骨髓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癥,腎移植后,劇烈活動,高熱,寒戰等。
2016-05-26 07: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一般是如下的,請進行詳細說明,我們繼續幫您進行分析!尿酸堿度(pH):5.0~7.0(H+濃度10~0.1μmol/L);透明度:透明;顏色:淡黃或黃色;尿糖:糖試驗:陰性;尿沉渣鏡檢:白細胞<5個/HP紅細胞0~1個/HP(兒童)<3個/HP上皮細胞0~少量/HP管型0/HP或偶見透明管型蛋白:磺基水楊酸法陰性加熱加醋酸法陰性臨床意義尿酸堿度(pH):增高:呼吸性堿中毒,某些代謝性堿中毒,泌尿系變形桿菌感染,腎小管性酸中毒,應用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低鉀性堿中毒,應用氯化銨等酸性藥物等。透明度:新鮮尿渾濁可見于:尿酸鹽沉淀(濃縮的酸性尿冷卻后,有淡紅色尿酸鹽結晶析出,加熱加堿后轉為透明),磷酸鹽和碳酸鹽沉淀(呈淡灰色,加酸可溶解),膿尿,菌尿等。顏色:紅色:血尿。濃茶或醬油色:血紅蛋白尿。深黃色:膽紅素尿。白色乳樣:乳糜尿,膿尿。尿糖:增高:糖尿病、腎性糖尿病,甲亢等,內服、注射大量葡萄糖,精神激動。尿沉渣鏡檢:白細胞增多: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泌尿系結核(腎結核、膀胱結核),泌尿系腫瘤(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紅細胞增多:泌尿系結石、結核及腫瘤,腎小管腎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等。管型增多:紅細胞管型:腎臟病變急性期。白細胞管型(膿細胞管型):化膿性感染(急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上皮細胞管型:急性腎炎,急進型腎炎,子癇,重金屬中毒,化學物中毒,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等。顆粒管型:慢性腎炎,急性腎炎后期,藥物中毒,類脂性腎病,急性腎衰(腎衰管型)等。蛋白:陽性: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隱匿型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中毒性腎病,妊娠,妊娠毒血癥,SLE,多發性骨髓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癥,腎移植后,劇烈活動,高熱,寒戰等。
2016-05-26 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