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支原體感染的嚴重程度因個體差異、感染部位、感染類型、患者自身免疫力以及是否及時治療等因素而異。一般來說,輕度感染可能癥狀較輕,經過適當治療可較快恢復;但嚴重感染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影響健康。 1.個體差異:不同人的免疫系統對支原體的反應不同。免疫力較強的人可能癥狀輕微,而免疫力較弱的人可能病情較重。 2.感染部位:支原體可感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呼吸道感染可能導致咳嗽、發熱等;泌尿生殖道感染可能引起尿道炎、宮頸炎等。 3.感染類型:支原體有多種類型,如肺炎支原體、解脲支原體等。不同類型的致病性和嚴重程度有所不同。 4.患者自身免疫力:免疫力差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嚴重癥狀和并發癥。 5.治療及時性:早期診斷和規范治療通常能有效控制病情,延誤治療則可能加重感染。 總之,支原體感染的嚴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論。一旦懷疑有支原體感染,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患者你好:潛伏期為1-3周,典型的急性期癥狀與其他非淋病性生殖泌尿系統感染相似,表現為尿道刺痛,不同程度的尿急及尿頻、排尿刺痛,特別是當尿液較為濃縮的時候明顯。尿道口輕度紅腫,分泌物稀薄,量少,為漿液性或膿性,多需用力擠壓尿道才見分泌物溢出,常于晨起尿道口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或僅有痂膜封口,或見污穢褲襠。女性患者多見以子宮頸為中心擴散的生殖系炎癥。多數無明顯自覺癥狀,少數重癥病人有陰道墜感,當感染擴及尿道時,尿頻、尿急是引起病人注意的主要癥狀。感染局限在子宮頸,表現為白帶增多、混濁、子宮頸水腫、充血或表面糜爛。感染擴及尿道表現為尿道口潮紅、充血、擠壓尿道可有少量分泌物外溢,但很少有壓痛出現。支原體感染不僅會導致不孕,還會引起胎兒死亡,所以建議患者及早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查明病因,對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祝您早日康復。
2024-10-21 13: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支原體感染不及時治療是比較嚴重的,會影響懷孕等。支原體感染要夫妻同治且積極有效治療,男方服用《利尿消炎丸》、女方服用《婦炎丸》,這樣治療才不會反復發作,他們都是中藥配方,不會產生抗藥性,耐藥性,可殺各種細菌和病毒及結核桿菌等!可以達到廣普抗菌的效果,可以去咨詢下。
2024-10-21 13: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支原體感染的嚴重程度因個體差異、感染部位、感染類型、患者自身免疫力以及是否及時治療等因素而異。一般來說,輕度感染可能癥狀較輕,經過適當治療可較快恢復;但嚴重感染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影響健康。 1.個體差異:不同人的免疫系統對支原體的反應不同。免疫力較強的人可能癥狀輕微,而免疫力較弱的人可能病情較重。 2.感染部位:支原體可感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呼吸道感染可能導致咳嗽、發熱等;泌尿生殖道感染可能引起尿道炎、宮頸炎等。 3.感染類型:支原體有多種類型,如肺炎支原體、解脲支原體等。不同類型的致病性和嚴重程度有所不同。 4.患者自身免疫力:免疫力差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嚴重癥狀和并發癥。 5.治療及時性:早期診斷和規范治療通常能有效控制病情,延誤治療則可能加重感染。 總之,支原體感染的嚴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論。一旦懷疑有支原體感染,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5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在15種人類支原體中有7種更常見于泌尿生殖道。現概要介紹生殖支原體和解脲脲原體。 1.生殖支原體生殖支原體外觀呈燒瓶狀,高0.6~0.7μm,底寬0.3~0.4μm,頂寬0.06~0.08μm,末端有一棒狀結構。在一般培養基中不生長,在不含醋酸鉈的SP-4培養基中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37℃。能發酵葡萄糖,不能分解精氨酸及尿素。生殖支原體生長非常緩慢,在再次傳代培養時生長較快。在液體培養基及有氧情況不可以生長。生長后培養基呈細顆粒狀,微濁。在含5%CO2的N2環境中,該支原體可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形成“油煎蛋”樣菌落,菌落大小極不一致,直徑為20~200μm,可被紅霉素和其他一些抗生素抑制。它能黏附于玻璃、塑料以及上皮細胞表面,而且侵犯并進入上皮細胞內,還具有滑動能力,且有吸附人及動物紅細胞的能力。 它的基因組有600Kbp,是所有支原體中基因組最小的。其黏附結構(MGPa)為1.4×105膜蛋白質。 2.解脲脲原體解脲脲原體曾稱為T支原體(T-mycoplasmas),屬人支原體科脲原體屬。有12個血清型分A、B兩大群。是能在無細胞培養基內繁殖的最小自由生活型原核微生物。在液體培養基中以球形為主,直徑約50~300nm,單個或呈雙排列,能通過0.45μm微孔濾膜,無細胞壁,革蘭染色陰性,但不易著色,姬姆薩染色呈紫藍色。與其他支原體不同的生物學特征是其具有尿素酶,可分解尿素,產生氨和CO2,可使酚紅的培養基由黃變紅。它可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但營養要求高,需供給膽固醇、酵母和尿毒。它有三層細胞膜,內外兩層蛋白質,中層脂質。抗原性主要來自細胞膜和尿素酶,脂質部分和尿素酶為其特異性抗原,可作為免疫原誘生特異性抗體(IgM)。胞內含核糖體和雙股DNA。因無細胞壁,易被脂類溶媒、乙醇、清潔劑、特異性抗體和補體溶解。 (二)發病機制 病原體侵入人泌尿生殖系后,黏附到黏膜細胞表面定位繁殖,可穿入上皮細胞。支原體的致病力低,除產生神經毒素外,不產生劇烈的外毒素。它對細胞與器官的傷害,可能與其分泌有毒代謝產物有關。 病理改變與細菌性所致者相似。解脲脲原體圍生期感染最易受累的臟器為胎盤組織,絨毛膜羊膜。胎兒和新生兒肺、腦基本的病理所見為急慢性炎癥性病變。偏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方藥1:黨參、白術、葛根、藿香、黃芪各30克,茯苓60克、炙甘草30克,木香10克。 方藥2:黃芪24克,炒白術、白茯苓各16克,雞內金10克,五味子8克。 方藥3:麻黃、薄荷、甘草各4克,杏仁、桑葉、桔梗、連翹各10克,菊花8克。 方藥4:生黃芪24克,防風、荊芥、杏仁、桔梗、前胡、白前、浙貝各10克,麻黃、炙甘草各6克。 方藥5:紫菀、白前、葦莖、杏仁、瓜蔞仁、胡桃仁、淡蓯蓉各10克,竹瀝2支,枸杞12克
2024-10-21 2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