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直腸脫垂是指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注射治療、手術治療等。常見的有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直腸周圍注射硬化劑、經腹手術、經會陰手術等。 1.改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長時間蹲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預防便秘。加強提肛鍛煉,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 2.藥物治療:可使用補中益氣丸等補中益氣的中成藥,以增強體質。還可使用石蠟油等緩瀉劑,幫助排便。 3.直腸周圍注射硬化劑:通過將硬化劑注入直腸周圍組織,產生無菌性炎癥,使直腸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 4.經腹手術:適用于嚴重的直腸脫垂,如直腸懸吊固定術,將直腸固定于周圍組織。 5.經會陰手術:包括直腸黏膜切除術、肛門緊縮術等,損傷相對較小。 直腸脫垂的治療方法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治療后仍需注意生活習慣,預防復發。
2024-10-21 13: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早期有肛門下墜感或里急后重。最常見的主訴是直腸脫垂本身,四分之三的病人的主訴是肛門凸出腫物。可發生水腫、嵌頓或絞窄,疼痛劇烈,脫出的黏膜可出現潰瘍出血。排便調節的問題和失禁也是常見的主訴。本病需要早期診斷并治療,預后較好,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去除病因;膠布貼合法;硬化劑注射法;手術治療;具體治療方法請詢問醫師,祝您健康!
2024-10-21 13: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直腸脫垂是一種不常見的臨床征象,常發生于幼年期、老年期、久病體弱和身體瘦高者,而女性因骨盆下口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發病率高于男性。可分為兩種類型: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完全型指全部或部分大腸脫出;不完全性為直腸黏膜層的脫出。⑴一般治療:去除病因,如治療便秘,慢性咳嗽及前列腺肥大等,每日行提肛鍛煉數百次,增強括約肌功能,防止脫垂。并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縮短排便時間,脫垂后立即復位,防止水腫,嵌頓。 ⑵膠布貼合法:適用于幼兒早期直腸脫垂,將脫垂直腸復位,如脫出時間較長,有充血、水腫者,取俯臥位或側臥位復位脫垂。復位后立即做直腸指診,將脫垂腸管推到括約肌上方,然后用紗布卷堵住肛門,再將兩臀部靠攏,用膠布固定。暫時堵住肛門,短期內防止因小孩啼哭或腹壓增加時再脫出。 ⑶硬化劑注射療法:適用于病程較長的兒童及用膠布粘合法無效者,以及成人輕度直腸脫垂。用骶管麻醉或局麻,兒童可用全麻。常用的有骨盆直腸間隙注射法和黏膜注射法。前者目的是使直腸和周圍組織黏連固定,后者是使黏膜與直腸肌層黏連固定。 ⑷手術療法手術方法較多,主要術式有直腸懸吊及固定術,脫垂腸管切除術,肛門圈縮小術.
2024-10-21 13: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直腸脫垂是指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注射治療、手術治療等。常見的有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直腸周圍注射硬化劑、經腹手術、經會陰手術等。 1.改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長時間蹲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預防便秘。加強提肛鍛煉,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 2.藥物治療:可使用補中益氣丸等補中益氣的中成藥,以增強體質。還可使用石蠟油等緩瀉劑,幫助排便。 3.直腸周圍注射硬化劑:通過將硬化劑注入直腸周圍組織,產生無菌性炎癥,使直腸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 4.經腹手術:適用于嚴重的直腸脫垂,如直腸懸吊固定術,將直腸固定于周圍組織。 5.經會陰手術:包括直腸黏膜切除術、肛門緊縮術等,損傷相對較小。 直腸脫垂的治療方法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治療后仍需注意生活習慣,預防復發。
2024-10-22 0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