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乙肝疫苗的接種頻率通常取決于接種者的年齡、身體狀況、免疫反應等因素。一般來說,新生兒需要按照特定的時間節點進行接種,成年人則根據是否有抗體及抗體水平來決定。 1. 新生兒:出生后 24 小時內接種第一針,滿月時接種第二針,滿 6 個月時接種第三針。 2. 兒童:如果之前未接種或未完成全程接種,應及時補種。 3. 成年人:如果檢測乙肝五項均為陰性,需要接種 3 針,分別在 0、1、6 個月接種。 4. 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乙肝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可能需要增加接種針次或加強免疫。 5. 抗體檢測:接種完成后一段時間,可檢測乙肝表面抗體水平,若抗體水平較低,可能需要加強接種。 總之,乙肝疫苗的接種頻率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確定,建議在正規醫療機構咨詢專業醫生,并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接種。
2024-10-21 13: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乙肝疫苗接種后產生的抗體水平隨時間逐漸下降.一般接種疫苗,注射3針后1個月97%的人都可測到表面抗體;第2年仍保持在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體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種疫苗,主要是要在測定乙肝表面抗體的滴度后,決定何時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國際單位/毫升者,應在半年內接種.抗體滴度大于10國際單位/毫升可在6年內復種.建議免疫后3年內加強1次為好.1)對未接種過疫苗的接觸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時內),然后接種乙肝疫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周).2)如果接觸者已接種過疫苗,但未經全程免疫,應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補上全程免疫.(3)接種過疫苗,并已產生乙肝表面抗體的接觸者,應根據其抗體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體水平足夠可不必處理;水平不夠應加強注射1針疫苗;如果初次免疫無應答者應盡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針.你注射乙肝疫苗已有兩年,在注射疫苗前最好檢測一下乙肝抗體.如無抗體,可與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進行注射,如果還有一定抗體滴度,可以直接進行注射乙肝疫苗.
2024-10-21 13: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如果新生兒的父母均沒有乙肝,該新生兒在出生后應盡快給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為上臂三角肌(兒童、成人都一樣),1個月后,再打1支,6個月后再打1支,一共3針,這種方案稱為0、1、6方案;現在新生的小孩都實行計劃免疫,免費接種,新生兒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確保將來不得乙肝。對于小孩,一般入托前還要再做兩對半檢查,看有無抗體,如果沒有抗體就要再打一次加強針。
2024-10-21 13: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乙肝疫苗分為血源乙肝疫苗及基因重組(轉基因)乙肝疫苗兩種,其中基因重組(轉基因)乙肝疫苗又可分為哺乳動物表達的疫苗和轉基因酵母疫苗,乙肝血源疫苗系統由無癥狀HBsAg攜帶者血漿提取的HBsAg,經純化,滅活及添加佐劑氧化鋁制成。目前我國多采用基因重組(轉基因)乙肝疫苗。基因重組乙肝疫苗是利用轉基因技術,構建含有乙肝病毒HBsAg基因的重組質粒,轉入酵母(啤酒酵母.畢赤酵母或漢遜酵母)或重組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表達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在繁殖過程中產生于未糖基化的HBsAg多肽,經破碎酵母菌體,顆粒形未糖基化的HBsAg多肽釋放,經純化,滅活,加氫氧化鋁后制成。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治療性乙肝疫苗治療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機體中,通過誘導特異性的免疫應答,達到治療或防止疾病惡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組技術表達的產品或制品。治療性乙肝疫苗可分為蛋白疫苗、DNA疫苗和多肽疫苗。治療性乙肝疫苗其不同于預防性乙肝疫苗的地方在于它可克服機體的免疫耐受,提高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對乙肝起到治療作用。研究已經表明,治療性乙型肝炎疫苗效地產生特異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效應。因此,治療性疫苗以打破免疫耐受、重建免疫應答,激發慢性乙肝患者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和以CTL應答為主的細胞免疫應答,從而達到清除肝細胞內病毒的目的。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治療性乙肝疫苗的問世將為治療慢性乙肝提供了新的手段,帶來了希望和憧憬。但治療性乙肝疫苗尚在研究之中,結構的改變、疫苗的穩定性、佐劑的選擇、乙肝病人的個體差異、乙肝病毒的突變、疫苗的劑量、遠期療效、毒副作用等問題的解決尚有待時日,因此治療性疫苗還不可能馬上投入臨床使用。治療性乙肝疫苗的研發還需要進行長期的研究和臨床試驗觀察,即使治療性乙肝疫苗問世后,疫苗療法也不能取代藥物治療,最后很有可能形成一種綜合療法。
2024-10-21 22: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乙肝疫苗的接種頻率通常取決于接種者的年齡、身體狀況、免疫反應等因素。一般來說,新生兒需要按照特定的時間節點進行接種,成年人則根據是否有抗體及抗體水平來決定。 1. 新生兒:出生后 24 小時內接種第一針,滿月時接種第二針,滿 6 個月時接種第三針。 2. 兒童:如果之前未接種或未完成全程接種,應及時補種。 3. 成年人:如果檢測乙肝五項均為陰性,需要接種 3 針,分別在 0、1、6 個月接種。 4. 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乙肝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可能需要增加接種針次或加強免疫。 5. 抗體檢測:接種完成后一段時間,可檢測乙肝表面抗體水平,若抗體水平較低,可能需要加強接種。 總之,乙肝疫苗的接種頻率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確定,建議在正規醫療機構咨詢專業醫生,并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接種。
2024-10-22 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