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乙肝兩對半檢測是用于判斷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感染狀態的常用血清學檢查,包括五項指標,分別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 e 抗原、乙肝 e 抗體和乙肝核心抗體。 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標志之一。 2.乙肝表面抗體:多在乙肝疫苗接種后產生,提示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3.乙肝 e 抗原:反映病毒復制活躍程度及傳染性強弱。 4.乙肝 e 抗體:通常在 e 抗原消失后出現,表示病毒復制減少。 5.乙肝核心抗體:只要感染過乙肝病毒,此抗體多呈陽性。 總之,乙肝兩對半檢測對于乙肝的診斷、病情評估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但其結果需結合肝功能、乙肝病毒 DNA 等檢查綜合判斷。
2024-11-24 13: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HBV感染后病毒分泌的蛋白釋放入血導致相應的抗體產生。病毒的抗原抗體共有三個系統,但因核心抗原在血清中一般不易檢出,僅其余兩對半在血液中可檢測出,故俗稱“兩對半”。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體(HBsAb)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膜蛋白,病毒感染后即釋放到血液中,HBsAg陽性代表機體受到了乙肝病毒感染,但當病毒在肝細胞中復制時,HBVDNA可部分或全部整合到肝細胞DNA中,并可繼續產生HBsAg,故HBsAg很難清除,即使在肝炎臨床治愈后仍可能持續存在,但傳染性很低。HBsAb是HBsAg刺激機體產生的特異性抗體,是機體對乙肝病毒產生免疫力的保護性抗體,在肝炎或注射疫苗后產生,是機體對乙肝病毒產生抵抗力的標志。e抗原(HBeAg)和e抗體(HBeAb)e抗原是病毒的分泌型核殼蛋白。HBeAg和HBeAb是觀察病情和療效的最重要的指標:HBeAg陽性時,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強大,通常病情屬于活動期;當免疫系統被激發,病毒復制減弱并逐漸被清除,HBeAg轉陰,并產生HBeAb(即HBeAg-/HBeAb+稱為血清轉?,此時大多病毒復制停止,病變活動靜息,因此出現,血清轉換是判斷病情趨向和藥物療效的一個重要指標。核心抗體(HBcAb)核心抗原是病毒的結構型核殼蛋白,在血液中一般檢測不出,具抗原性很強,可誘發機體產生核心抗體HBcAb。該抗體含量高代表病毒感染并常伴有肝臟炎癥,而HBcAb的降低代表病情趨向好轉,低含量HBcAb表示過去感染。
2024-11-24 13: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乙肝兩對半包含了: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體,HBeAg——乙肝E抗原,HBeAB——乙肝E抗體,HBcAB——乙肝核心抗體。HBsAg:絕大部分HBV現癥感染為陽性,但陽性并不能肯定有傳染性。HBsAB:是保護性抗體,出現后提示病毒已清除,病情恢復。HBeAg:是病毒復制指標,陽性者肯定有傳染性,但陰性者不能否定有病毒復制。HBeAB:單看其陽性與否意義不大,應結合HBVDAN檢測。抗HBc-IgM(+):提示近期有急性HBV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復制活躍。抗HBc-IgG(+):凡有過HBV感染者均可陽性,單憑此不能判斷目前HBV的感染狀態。其中,抗HBc-IgM、抗HBc-IgG就是HBcAB
2024-11-24 13: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乙肝兩對半檢測就是指乙肝五項.乙肝兩對半檢測是化驗是否有乙肝的檢查.常規體檢的“乙肝兩對半”共有五項:1.表面抗原2.表面抗體3.E抗原4.E抗體5.核心抗體。分別用“陰和陽”來表示,不同的組合代表感染的不同結果。比如第1、3、5為陽性,其他為陰性代表乙肝“大三陽”;第1、4、5為陽性,其他為陰代表乙肝“小三陽”.
2024-11-24 13: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究竟什么是乙肝兩對半檢測呢?乙肝“兩對半”是目前國內醫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檢測血清標志物,包括五項指標,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抗HBe)和乙肝核心抗體(抗HBc)等,具體如下: 1.HBsAg HBsAg又稱為肝炎相關抗原(HAA),出現于患者血清ALT升高前2~8周,至恢復期HBsAg滴度逐步降低乃至消失,抗HBs出現,但有部分患者HBsAg可持續存在,此時即使HBV已從人體內消除,肝細胞仍能不斷復制HBsAg。 2.抗HBs 急性乙肝病人恢復期后,隨著HBsAg的逐步消失,血清中出現抗HBs,對HBV的感染具有保護性免疫作用。10mlu/m1抗HBs為具有免疫力的臨界水平.低于此值,說明免疫失敗。接受乙肝疫苗接種者,血中一旦出現除抗HBs以外的標志物,則應視為既往HBV感染。 3.HBeAg HBeAg為HBcAg的可溶性成份,兩者約有75%共同的氨基酸序列,在血清中的出現時間稍后于HBsAg,一般HBeAg陽性者,HBsAg亦為陽性。 4.抗HBe 當血清HBeAg轉陰后,可出現抗HBe,兩者同時陽性較少見。抗HBe陽性說明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弱,但并非沒有傳染性。抗HBe不是保護性抗體,這一點與抗HBs不同。5.總抗HBc和抗HBcIgM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強,隨后才發生抗HBc,總抗HBc包括抗HBcIgM、IgA、IgG和IgE等。6.乙肝“兩對半”應用檢測的誤區 因為絕大部分HBV感染者只是攜帶者,但其同樣會有免疫應答的產生,而得到不同的“兩對半”結果模式。因此,從根本上講,“兩對半”結果的陽性,反映的只是感染了HBV,與臨床病情較重之間可以說毫無因果關系。
2024-11-24 1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