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失禁的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盆底肌肉松弛、神經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肥胖以及年齡增長等。治療方法包括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盆底肌肉松弛:可通過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來增強肌肉力量。 2.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帕金森病等導致的尿失禁,需治療原發疾病,并配合使用抗膽堿能藥物,如奧昔布寧、托特羅定等。 3.泌尿系統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等,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常用藥物有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等。 4.肥胖:通過控制體重,減輕腹部壓力,有助于改善尿失禁。 5.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大,盆底肌肉功能下降,可考慮使用尿道周圍填充劑等治療方法。 尿失禁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憋尿和過度勞累。
2024-11-24 13: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尿失禁的臨床表現可分為充溢性尿失禁,無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近性尿失禁及壓力性尿失禁5類.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下尿路有較嚴重的機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潴留,當膀胱內壓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過尿道阻力時,尿液不斷地自尿道中滴出.這類患者的膀胱呈膨脹狀態.無阻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阻力完全喪失,膀胱內不能儲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時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間歇排尿(間歇性尿失禁),排尿沒有感覺.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或急性膀胱炎等強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嚴重的尿頻,尿急癥狀.由于強烈的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而發生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是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上樓梯或跑步時)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引起這類尿失禁的病因很復雜,需要作詳細檢查. 依據不同發病機理而進行相應的治療: 一,大量殘余尿可引起壓力性尿失禁或充溢性尿失禁.這類尿失禁的治療原則是采用手術(膀胱頸部或尿道外括約肌切開)降低尿道阻力以減少殘余尿. 二,逼尿肌反射亢進或不穩定性膀胱可引起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有時也可引起咳嗽急迫性尿失禁.治療原則是用藥物(如異搏定),骶神經阻滯,骶神經手術或膀胱神經剝脫術等方法抑制膀胱的無抑制性收縮. 三,括約肌功能不足這類患者殘余尿.治療原則是用藥物(如麻黃堿,心得安等)或手術等方法增加尿道的阻力.無阻力性尿失禁患得可種植人工尿道括約肌裝置,尿道延長術,尿道夾(女性)或陰莖夾.
2024-11-24 13: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尿失禁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見,據報道,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30%~40%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尿失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①藥物是老年人尿失禁的最常見原因,如鎮靜劑和酒精可引起譫妄,嗜睡,活動力下降等而致尿失禁.②泌尿系統的各種感染,如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由于炎癥的刺激,常會令患者出現暫時性尿失禁.③神經系統疾患引起的活動障礙是老年性尿失禁的常見原因,如多發性硬化癥,震顫麻痹等均可伴有尿失禁的表現.④絕大部分婦女到老年后會出現張力性尿失禁,主要是由于膀胱的收縮能力減弱,造成膀胱容量大為減少,加之尿道括約肌力量變小,甚至松弛無力,稍受刺激,如咳嗽,排便,大哭或大笑等致腹部壓力稍有增加的誘因,積存的尿液就會滴出,形成尿失禁.⑤約有10%的老年尿失禁是由大便失禁引起的,大便情況解決后可恢復排尿控制.尿失禁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若是因藥物引起的應首先停用該藥物;若是因炎癥而導致的,使用抗生素能有效地控制感染,可間接治療尿失禁;若是由神經系統疾病所導致的尿失禁,就要積極治療原發的神經系統病癥;張力性尿失禁的治療主要是加強腹肌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力鍛煉,可靜坐練習用力提肛的動作,同時可收縮尿道口的肌肉,每日3次,每次練習10~20分鐘,持之以恒會有明顯的效果.老年婦女尿失禁常伴有萎縮性陰道炎,在治療中適當補充雌激素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平時還要注意防止便秘,多吃新鮮的蔬菜,多活動,適當參加一些室外鍛煉.若尿失禁比較嚴重,最好到醫院進行系統檢查以明確病因,從而采取相應的治療.
2024-11-24 13: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病史是診斷尿失禁的一個重要部分.尿失禁的病因可分為下列幾項:①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②創傷,如婦女生產時的創傷,骨盆骨折等.③手術,成人為前列腺手術,尿道狹窄修補術等;兒童為后尿道瓣膜手術等.④各種因引起的神經原性膀胱. 1,雌激素替代療法:世界各國專家都積極主張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補充更年期婦女體內雌激素不足,以防治老年性陰道炎,壓力性尿失禁,冠心病,骨質疏松癥等.有些已絕經的老年女性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初期,會出現少量“月經”現象,這屬正常現象,仍可繼續應用,稍后會逐漸消失.由于個體差異對雌激素敏感性不同,應該在經驗豐富的專家指導下實行個體化用藥.既往患過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的人則不宜使用或慎用.除此之外,尿道黏膜皺壁變平或消失后,防御致病微生物上行感染的免疫力隨之下降.因此,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并發尿路感染率極高,雌激素替代療法和抗感染應同時進行,才可在短期內獲得滿意療效. 2,運動療法:有學者統計分析,約有70%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通過加強盆底肌張力的鍛煉而使癥狀得到減輕或獲得糾正.其方法為:每日進行45—100次緊縮肛門及陰道運動,每次3—5秒;平躺在床上,每天至少進行仰臥起坐運動2次;平臥在床上進行快捷而有規律的伸縮雙腿運動,每日3次;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張力的維持或提高. 3,中醫針灸療法:針刺中極,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張力,從而改善膀胱功能. 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適于輕度尿失禁患者,對于中,重度的患者,必須采取手術治療.傳統的手術方法一般采取陰道前壁修補,遠期療效差,且僅限于輕度尿失禁患者.國外有學者采用無張力“尿道懸吊術”,“膀胱頸懸吊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效果.其方法是使用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懸吊帶,通過微創手術進行膀胱頸懸吊.手術后,患者體內的纖維組織會逐漸長入聚丙烯網帶內,故能有效長久保持尿道支撐,有人把這種吊帶稱為“柔性支架”.
2024-11-24 1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