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乳房有腫塊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如乳腺增生、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炎、乳腺癌、乳腺囊腫等。 1.乳腺增生:是乳腺組織的良性增生,與內分泌紊亂有關,多表現為乳房的脹痛和腫塊,月經前癥狀加重,月經后減輕。 2.乳腺纖維腺瘤:常見于青年女性,多為單發,腫塊邊界清晰,活動度好,生長緩慢。 3.乳腺炎:多發生于哺乳期婦女,由乳汁淤積、細菌感染引起,乳房紅腫、疼痛,伴有腫塊。 4.乳腺癌:惡性腫瘤,腫塊質地較硬,邊界不清,活動度差,可能伴有乳頭溢液、皮膚改變等。 5.乳腺囊腫:多因乳腺導管阻塞、乳汁淤積形成,腫塊多為圓形或橢圓形,有囊性感。 乳房出現腫塊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乳腺超聲、鉬靶等,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1-24 16: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病情分析:估計乳腺纖維瘤,乳腺纖維腺瘤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乳房腫塊,而且多數情況下,乳房腫塊是本病的唯一癥狀。乳腺纖維腺瘤的腫塊多為患者無意間摸到或查體檢查出來,一般不伴有疼痛感,亦不隨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化。少部分病例乳腺纖維腺瘤同時伴有乳腺增生,此時則可有經前乳房脹痛不適等癥狀。對于小于3cm的乳腺纖維瘤建議采用內服外用的方法來治療(可內服平消片+外用中藥乳腺安康),以免延誤治療,對于大于3CM的纖維瘤建議采用手術切除+術后用中藥來防止復發的方式來治療。如有需要也可以咨詢我。
2024-11-24 16: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病情分析:乳房腫塊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組織的構成不同而使內部長有腫塊的一種疾病。乳房腫塊是最常見的乳房疾患,眾多的良性疾病也通過乳房腫塊的形式表現,所以乳房腫塊的鑒別最重要的是區分良性和惡性。除了乳腺癌為惡性外,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積乳囊腫、乳腺脂肪壞死等產生的腫塊都屬良性,可以通過穴位和反射區按摩進行治療。現出新腫塊有以下原因:囊腫;乳頭傷口受到細菌感染;纖維囊性乳腺病;患了不會擴散的良性腫瘤。激素異常;患了惡性腫瘤。
2024-11-24 16: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情分析你好!從報告上分析是乳腺增生的情況,而且根據你的描述是癥狀相對嚴重一點的增生。是由于處在在性功能旺盛期、雌激素大量分泌,導致的的腺體異常增生。指導意見>首先你不要有太大的思想負擔,從你的描述的詞句上分析你是擔心會有不好的發展,不良的心理因素過度緊張刺激憂慮悲傷,造成神經衰弱,會加重內分泌失調,促使增生癥的加重,建議你應用些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成藥(如逍遙丸、乳癖消、乳增寧等),如有條件可找中醫辨證施治效果會更好些,除積極藥物治療外,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一下幾點:(1)定期檢查,適當多運動保持心情舒暢。中醫認為不良的情緒可致肝氣淤結、兩肋脹痛,乳房和肝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2)禁止濫用避孕藥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乳腺疾病的發生可雌激素密切相關,所以飲食應該避免含有雌激素的食品不吃用雌激素喂養的雞、牛肉,否則會加重病情。 (3)改變飲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動物脂肪,甜食及過多進補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類,多吃粗糧。黑黃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等,高蛋白低脂肪:應多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如奶制品、魚類、豆類、雞蛋等,高蛋白可以多補充體氨基酸,增加患者的營養和抵抗力,低脂飲食是為了避免脂肪攝入過多,堆積在乳房,加重乳房的負擔,加重病情,要少吃油膩食品、如過多的肥肉、豬油等。 (4)飲食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宜清淡,多食含維生素豐富的食品:患病者應該多補充維生素,新鮮的水果蔬菜里面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青菜、芹菜、蘋果、獼猴桃、椰子等 。(5)多吃粗糧雜糧,如粗米、玉米、全麥片、少吃精米、精面.常吃富有營養的干果種籽類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核桃、杏干、杏仁、葡萄干等。 (6)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避免人流,保持性生活和諧可調節內分泌失調,保持大便通暢會減輕乳腺脹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提問人的追問我想知道囊性增生是否可以痊愈,如果吃藥有效的話,會有什么表現?,
2024-11-24 18:1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