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習慣性流產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染色體異常、子宮結構異常、內分泌失調、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針對性檢查、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免疫治療及生活方式調整等。 1.染色體異常:夫妻雙方應進行染色體檢查,若存在異常,可能需借助輔助生殖技術,如第三代試管嬰兒。 2.子宮結構異常:如子宮縱隔、宮腔粘連等,可通過宮腔鏡手術進行矯正。 3.內分泌失調:常見的有黃體功能不全,可補充孕激素,如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補充甲狀腺素。 4.免疫因素:可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或進行免疫治療,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5.感染因素:明確感染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感染,使用敏感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環素等。 6.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勞累、緊張和焦慮,戒煙戒酒,適當運動。 習慣性流產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全面檢查和個性化治療,同時注意調整生活方式,以提高妊娠成功率。
2024-11-24 15: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因為習慣性流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黃體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子宮畸形、子宮發育異常、宮腔粘連、子宮肌瘤、染色體異常、自身免疫等。月經不調,孕前應調整月經周期,使其恢復到正常狀態,為胚胎著床、發育作好充分的準備。長期月經不調者,一旦懷孕也應及時就診,調整孕后內分泌水平。反復刮宮,一旦發生計劃外懷孕,刮宮時間應安排在懷孕45天以后。原因為45天前宮口堅硬而小,反復強行擴宮,容易導致宮頸結蒂組織損傷,難以承受懷孕帶來的宮內重壓。②孕前檢查發現有宮頸損傷者,應提前做宮頸縫合術。也可在懷孕4個月后做宮頸環扎術。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炎表現為白帶量增多,經期延長,腰骶部疼痛等。有經驗的醫生根據病人癥狀和B超檢查,即可作出診斷。準備懷孕的女性如有這類癥狀,應及時檢查治療。血型不合,“O”型血或“Rh”陰性血者如果沒有生育愿望,建議采取避孕措施。一旦懷孕,不要輕易流產。這類女性流產的次數越多,越會增加下次懷孕后自然流產的風險性,尤其是女方為“Rh”陰性血者。希望患者在治療前,要對癥治療,這樣治療的效果會更好!也希望以上回答能幫你解決問題!---------------------------------------------------相關咨詢問題:習慣性流產怎么辦?習慣性流產是指什么習慣性流產原因有哪些?什么是習慣性流產
2024-11-24 15: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習慣性流產治療方案:1、子宮畸形者應進行手術矯治。2、宮腔粘連者,可服用活血化淤的中藥達到松解粘連的目的。3、黃體功能不全者,可予黃體酮補充。若有受孕可能,自基礎體溫升高的第3~4天起,予以黃體酮10~20mg/d,在確診已妊娠后,持續治療至妊娠第9~10周。4、屬染色體異常者,如再次妊娠,必須進行產前檢查,通過羊水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了解胎兒是否先天畸形,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終止妊娠。5、女方陰道與宮頸排出物、男方精液細菌培養陽性者,根據藥敏試驗予以相應治療,直至痊愈。治療期間采用陰莖套避孕。6、子宮肌瘤較小者,可服用藥物治療;如果肌瘤較大又是單發,可采取手術剜除法治療。7、對子宮頸口松弛者,可根據以往流產發生的時間,在孕12-20周期間行宮頸口縫扎術,術前如有陰道炎癥須治愈后再行手術,術后用黃體酮、中藥和鎮靜劑安胎,定期隨訪。如有流產或早產征兆,及時拆線,以免造成宮頸嚴重損傷。若保胎成功,需在預產期前2~3周入院待產。待出現臨產征兆或剖宮產時再拆除縫線即可。"33
2024-11-24 15: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習慣性流產患者妊娠后一旦發生流產癥狀,應根據流產的不同類型,及時進行恰當的處理。原則分為:保胎繼續妊娠、清宮、抗感染等。對與免疫因素有關的習慣性流產患者或原因不明的習慣性流產患者可采用免疫治療:免疫治療1981年由Beer和Tayl等創建。對免疫性習慣性流產患者,采用丈夫或他人的淋巴細胞進行同種致敏治療,強化妊娠的免疫學維持機理,抑制母胎間的細胞性免疫排斥反應,達到了減少流產率的目的,療效可達70-90%。
2024-11-24 15:3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習慣性流產的原因遺傳因素:近親結婚,夫妻雙方或一方染色體異常,夫妻雙方血緣關系越近,下一代染色體異常越易表現為顯性,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多不能存活而導致流產,也有的出現畸胎、胎兒發育遲緩,或雖存活但表現為染色體異常的顯性遺傳。子宮發育異常:先天性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鞍狀子宮、子宮過小,宮腔粘連、子宮肌瘤等也可造成習慣性流產。子宮是孕卵著床、發育、成長的處所,是胚胎發育土壤,子宮異常使孕卵無法正常發育便導致流產,因此應積極治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過小可用雌激素療法,常用己烯雌酚0.5mg~1mg,每日1次,睡前口服,自[key]月經[/key]周期第5天起連用20日,共3~4個周期;也可用異物刺激法,如子宮內放置小型節育器,促使子宮增大;有時需行手術,如去除宮腔粘連、子宮[key]整形[/key]整形術、肌瘤摘除術等。黃體功能不全:卵巢破裂排卵后,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受孕后,黃體繼續維持妊娠4~6個月才開始退化,妊娠早期的黃體壽命及其功能是受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的。孕卵在子宮著床后,從卵胚細胞中分化出合體滋養層,與之相接觸的子宮蛻膜將來發育成胎盤,合體滋養層很快分泌HCG進入母體,使黃體壽命延長,并刺激其合成孕激素,以維持妊娠。母兒血型不合:最常見為ABO血型不合,少見有RH型、MN系統血型不合。如果母親和胎兒之間的血型不合,胎兒從父親方面得到的抗原,進入母體產生抗體,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作用于紅細胞,使之破壞溶血,嚴重的可使胎兒死亡,導致晚期流產。在ABO血型不合中,大多數孕婦為O型血,丈夫為A型、B型或AB型血,如果胎兒血型為A型或B型,就有可能發生晚期流產,但此種情況發生率不高。子宮頸內口松弛:習慣性晚期流產常由宮頸內口松弛引起。由于手術的損傷,少數是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起宮頸內口擴張,同時子宮峽部缺陷,妊娠中期后,羊水增多,胎兒長大,宮腔內壓力增高,胎囊自宮頸內口突出,宮頸管逐漸縮短、擴張,當壓力增高到一定程度,胎膜突然破裂,導致胎兒排出流產。這種反復流產,可根據以往流產發生的時期,選擇在妊娠12~20周行子宮內口縫扎術,術后予安胎治療,至妊娠足月有臨產先兆或計劃施行剖宮產時再拆除縫線。習慣性流產的原因較復雜,只有找出原因,有針對性地治療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患有這方面疾病的婦女,應到醫院做全面系統的檢查。一次流產后,尤其是卵巢功能障礙及子宮發育不全的婦女,最好經過3個正常月經周期后再受孕,以便有足夠時間恢復體內激素和子宮內膜功能。
2024-11-25 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