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皮下出血點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血小板減少、血管因素、凝血功能障礙、過敏反應、外力損傷等。 1.血小板減少:當血小板數量不足或功能異常時,容易導致皮下出血點。常見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2.血管因素:血管壁的脆性增加或通透性改變,如維生素 C 缺乏、過敏性紫癜等。 3.凝血功能障礙: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異常,像血友病、維生素 K 缺乏癥等。 4.過敏反應:身體對某些物質過敏,引發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出現皮下出血點。 5.外力損傷:如磕碰、擠壓等外力作用導致皮下小血管破裂。 總之,皮下出血點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發現皮下出血點,尤其是數量較多、范圍較大或伴有其他癥狀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10 20: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皮下出血,醫學上稱為紫癜,是指出血于皮下、壓之不會褪色的紫紅色斑點。出血直徑小于2毫米者稱為出血點;出血直徑2~5毫米者為紫癜;直徑大于5毫米者為瘀斑;片狀出血伴有明顯隆起者為血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意受到外傷引起的皮下出血,一般會逐漸吸收;但是如果是止血功能障礙,則只要有輕微觸碰即可發生大塊皮下出血,或無損傷也可出現自發性皮下出血。經常出現皮下出血,常提示有出血性疾病,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2024-10-10 20:26
-
-
網友 匿名追問:2018-04-03 15:17
皮下出血點后,變成黑色血塊,怎么消除啊,好難看。
-
申蘭闊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8-04-03 17:32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0 0 -
你好,單純癥狀不能確診,需要遵醫囑檢查或者化驗血常規或者出凝血時間 。需要確診病因以后制定治療方法。注意休息。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皮下出血在醫學上稱為紫癜,是指出血于皮下,壓之不會褪色的紫紅色斑點.出血直徑小于2毫米者稱為出血點;出血直徑2~5毫米者為紫癜;直徑大于5毫米者為瘀斑;片狀出血伴有明顯隆起者為血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意受到外傷引起的皮下出血,一般會逐漸吸收;但是如果是止血功能障礙,則只要有輕微觸碰即可發生大塊皮下出血,或無損傷也可出現自發性皮下出血.首先檢查血常規和凝血因子看看比較好
2024-10-10 20: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應該是沒有什么大事情注意觀察啊,
2024-10-10 20:2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皮下出血點是指人體內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 皮下出血在醫學上稱為紫癜,是指出血于皮下、壓之不會褪色的紫紅色斑點。出血直徑小于2毫米者稱為出血點;出血直徑2~5毫米者為紫癜;直徑大于5毫米者為瘀斑;片狀出血伴有明顯隆起者為血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意受到外傷引起的皮下出血,一般會逐漸吸收;但是如果是止血功能障礙,則只要有輕微觸碰即可發生大塊皮下出血,或無損傷也可出現自發性皮下出血。 引起皮下出血的原因有以下3類: 血管因素:血管壁先天或后天性缺陷引起的皮膚和黏膜出血。如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由于血管局部脆性增加,因而常在同一部位反復出血;過敏性紫癜是一種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由于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壁上,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導致紫癜或出血;老年人由于組織疏松,血管壁脆性增加,容易發生老年性紫癜。 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在止血中起著重要而復雜的作用。當血小板數量或質量異常時,常易導致皮膚、黏膜出血,嚴重時可有內臟出血,如消化道、泌尿道、呼吸道、子宮甚至腦出血。 凝血與抗凝血因素: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或抗凝血因子過多,也可引起皮膚大片瘀斑,但一般以深部血腫或關節出血常見。 經常出現皮下出血,常提示有出血性疾病,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潛水時也會造成皮下出血,有些潛水員深水作業時由于高壓吸入較多的氮氣,氮氣在血液內液化,人體內氮含量增高。當潛水員上浮時,由于上浮速度過快,人吸入的氮瞬間汽化,使毛細血管內壁壓力過大,壓破血管,造成內出血。早期的潛水事故常常如此。
2024-10-10 23:35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