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腳底板疼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足底筋膜炎、扁平足、骨刺、神經受壓、外傷等。 1.足底筋膜炎:長時間站立或行走、過度運動等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發炎,引起疼痛。治療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 2.扁平足:足弓塌陷,足底受力不均,易引發疼痛。可通過定制鞋墊、康復訓練改善。 3.骨刺:足底骨骼增生形成骨刺,刺激周圍組織產生疼痛。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4.神經受壓:如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腳底板放射性疼痛。需針對腰椎問題進行治療。 5.外傷:如足底的扭傷、拉傷等,會造成疼痛。初期冷敷,后期熱敷,可配合活血化瘀藥物如云南白藥膠囊。 總之,腳底板疼的原因多樣,如果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10 18: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常見的疾病是有跟骨骨刺的疾病或跟腱炎的疾病引起的,心腦血管病的情況不是很常見。一般是需要拍片檢查的。跟痛癥治療原則:1.減少局部壓迫:可采用海綿跟墊、矯形鞋、石膏外固定。2.局部理療或熱敷。3.痛點封閉:用醋酸氫化考的松或強的松龍、普魯卡因局部注射。4.外敷活血通絡的中草藥。5.消炎止痛類藥應用。6.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手術治療,術后需應用抗生素和支持,對癥治療,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抗生素。
2024-10-10 18: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腳底痛,一般有幾種可能,一是趾腱筋膜炎,疼痛的部位靠腳掌前面一點;二是跟骨骨刺,是骨質增生的結果,疼痛的部位主要是靠近跟骨的地方,也就是腳掌靠后面一點,但這病是有慢性病史,老年易患,而您只是最近一段時間起病,且您還年輕,一般不考慮;三是跟腱炎,這病疼痛主要在腳后跟肌腱處,疼痛厲害的話,可以牽連腳后跟.根據這些病的發病特點,現在本人考慮趾腱筋膜炎可能性較大,.注意休息,走路不要走多了.3.睡前熱水洗腳,腳底也可熱敷.4.如果癥狀重的話,影響步行,那么建議針灸或推拿治療
2024-10-10 18: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這應該是月子期間受風引起的,我月子里沒有穿帶跟的鞋子,也有一段時間腳底和后跟疼了,特別是剛開始進入夏天,不穿襪子那段時間特別疼。
2024-10-10 18: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前腳掌痛一般屬于跖痛癥概述跖痛癥是指前足橫弓勞損或跖神經受壓或刺激而引起的前足跖骨干及跖骨頭跖面(即前足底部)的疼痛,臨床上分松弛性和壓迫性。松弛性跖痛癥主要由于第一跖骨先天發育異常導致橫弓慢性損傷之故,為原發性跖骨內翻癥和跖骨過度活動癥。臨床表現主要有前足跖面持續性灼痛,前足底有胼胝,跖面壓痛和側方擠壓跖骨頭可減輕疼痛。壓迫性跖痛癥則由于跖骨頭部長期被外力擠壓導致趾神經長期受壓或刺激引起間質性神經炎或神經纖維瘤之故。為穿高跟鞋或窄頭鞋。其臨床表現為行走時前足陣發性放射痛,放射到鄰近足趾,伴有感覺異常、跖面壓痛,側方擠壓跖骨頭可加重或引起疼痛。本病多發于30—50歲中老年婦女,和足部狹瘦松弛者,大多為單側。松弛性跖痛癥經非手術療法,常可奏效,極少數才需手術治療。壓迫性跖痛癥則需行手術治療,療效滿意治療原則1.穿矯形鞋和應用橫弓墊恢復和維持足弓。2.加強足內在肌鍛煉:原地彈跳等。3.理療熱敷或按摩。4.對癥治療:如服消炎止痛類藥物或局部封閉。5.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6.以上為松弛跖痛癥的治療原則。7.壓迫性跖痛癥:(1)去除病因:不穿窄頭鞋、高跟鞋等;(2)對癥治療;(3)多數需手術切除趾神經瘤,術后不穿高跟鞋或窄頭鞋。用藥原則1.松弛性跖痛癥者,以保守治療為主,可選消炎鎮痛類藥物,如消炎痛、芬必得等。2.壓迫性跖痛癥或需手術治療者,術后需應用抗生素和支持對癥治療。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抗生素。
2024-10-11 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