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東陽 主治醫師
平陰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神經外科
-
你好,跟腱炎常見是局部組織的無菌性炎癥,與局部組織的損傷有關。癥狀不明顯時可以不用做特殊的處理,但是如果說癥狀比較嚴重,就需要治療啦。建議減少局部的活動,不要去刺激局部組織,疼痛嚴重的話可以口服一些非甾體消炎鎮痛藥物,比如雙氯酚酸。二是可以局部注射封閉治療,通過局部打封閉針來緩解疼痛及癥狀,減少局部的炎性反應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2018-07-03 11: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建議理療,激光針刀治療.注意: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做到運動前熱身,運動中強度,節奏適宜,運動后要做適當的放松活動.其次,運動時要穿合適的鞋子,可采用墊鞋墊的方式來調節鞋子的柔軟性和舒適度,盡量不要穿超過使用壽命的跑鞋.要有側重地加強小腿肌肉訓練,比如有意識增加爬坡類項目,通過練習蹬力來增強跟腱的韌性.當然,如果在運動中腳部產生疼痛感,就應立刻停止運動或跟腱炎與跟腱腱圍炎屬慢性損傷,初期在踝關節后下部有酸,脹或輕微的疼痛感,隨著病情的發展,可以變為持續性疼痛,特點是剛開始活動時疼痛感比較明顯,活動開后明顯減輕,而在休息以后病情又加重,常常由于這種有規律的疼痛,致使患者提踵和后蹬動作受限.減緩運動強度,避免跟腱的二次損傷.
2016-05-12 16: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常用冷療、電療、注射可的松等。冷療對腱病十分必要,因為腱病組織中有許多新生血管,冷療可收縮血管。電療主要采用激光、高壓電刺激等,實驗室條件下電刺激可以刺激膠原合成,對腱病治療有效。沒有跡象表明:NASID和可的松對腱病有任何幫助,但COX-2抑制劑是否有效尚在調查中。可的松注射治療只能提供短期效果,癥狀很快復發。并且抑制膠原合成,導致腱組織部分撕裂或完全斷裂適當的力量鍛煉已經證實離心力量鍛煉有效,可能是特殊的離心體操能刺激腱細胞的力學感受器,產生膠原,幫助逆轉腱病的循環,達到治療目的。動物實驗證實適當的肌腱負荷有助于膠原排列,刺激膠原交互連接形成,兩者均有促進膠原抗張強度的作用。
2016-05-12 16: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注重跟腱保養。合理調配運動時間,做好準備活動,掌握科學的運動方式,保證勞逸結合。對于長期從事站立、行走職業或長期穿高跟鞋的人群也要特別關愛自己的跟腱,因為他們的跟腱已經出現攣縮、緊張,當改穿平底鞋時,就容易出現跟腱慢性損傷性病變。這部分人群應注意提高小腿和踝關節處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力量,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運動前一定要熱身,運動后也要做適當放松。 跟腱炎的治療借助“跟腱古方世醫貼”來治。 在進行打球、跳繩等劇烈運動時,碰到急停、變向或勞累過度,很容易引起跟腱斷裂。平時應當少穿高跟鞋,運動前注意熱身,運動時也要控制好運動強度,避免劇烈運動。
2016-05-12 17: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跟腱炎一般由慢性勞損和外傷引起的無菌性炎癥,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長期疼痛和活動后加重,但是問題也不大,中醫治療以治根為主,西藥只能起到抗炎的作用,跟腱炎是嚴禁按摩的,按摩后炎癥會擴散.建議用中醫的治療方法,采用中藥熬治的膏藥,此膏藥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于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現在藥店還沒有銷售,這是民間的中藥熬制而成,很多患者用了此藥效果非常明顯,抓緊治療沒有問題的.如有需要可以查看我的個人信息!只求信任!祝早日康復!
2016-05-12 17:0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跟腱炎一般由慢性勞損和外傷引起的無菌性炎癥,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長期疼痛和活動后加重,但是問題也不大,中醫治療以治根為主,西藥只能起到抗炎的作用,跟腱炎是嚴禁按摩的,按摩后炎癥會擴散.建議用中醫的治療方法,采用中藥熬治的膏藥,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于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有需要可以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2016-05-12 1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