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劍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中心-小兒專科
-
頭發稀少是存在個體差異的,色澤跟多少是與父母的遺傳是有關系的。建議您可以在頭發稀少的地方用生姜擦一擦,可以促進頭部的生長,促進頭發的血液循環,以防止掉發。可以給孩子補充維生素ad鈣滴劑以及葡萄糖酸鋅等微量元素,飲食上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多曬太陽。
2019-12-05 15: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仔細研究一下下面的帖子,希望可以幫到你~~~*^^*原因1、脫發胎兒在媽媽子宮內5~6個月時,全身就有了濃密的胎毛,其頭部的胎毛在胎兒7~8個月時,會發生一次大的脫落。在寶寶即將出生時,又會陸續長出新發;而后方枕骨部的頭發并不掉落,會在寶寶出生后才開始掉落。所以,寶寶出生后到6個月出現少量的脫發現象是正常的。2、遺傳寶寶頭發數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存在著個體差異。頭發的遺傳傾向比較明顯,數量、色澤、曲直等均與遺傳有一定關系。如果爸媽頭發好,則寶寶的頭發較好;爸媽頭發差,寶寶的頭發也會差一些。3、生長寶寶頭發的生長和身體長高一樣,有早有遲,有快有慢。只要沒什么疾病,大部分寶寶的頭發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長發育,漸漸由稀到密,由黃到黑,與出生時頭發多少無關。4、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寶寶頭發稀少與疾病有關。如有些寶寶出生時頭發很多,但幾個月后,枕部頭發逐漸磨掉、脫落,出現“枕禿”,同時還伴有多汗、煩躁、易激惹、哭鬧等癥狀,則很可能是體內維生素D缺乏所致佝僂病的表現;某些微量元素如鋅、鐵缺乏癥和遺傳代謝性疾病等也會表現為頭發稀疏。因此,如果寶寶1歲左右頭發稀疏的情況仍無明顯改善,應及時做微量元素檢測和其他相關檢查,以便對癥治療。秀發妙招排除疾病因素,想讓寶寶擁有一頭健康漂亮的頭發,后天的呵護就不可忽視了,需要爸爸媽媽的精心打理。·勤洗頭保持頭發清潔能使頭皮得到良性刺激,避免引起發癢、起皰,甚至感染,從而促進頭發的生長。由于寶寶生長發育速度極快,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因此,6個月前最好每天給寶寶洗1次頭,天氣熱時,多洗1次;6個月后改成2~3天洗1次。注意選用純正、溫和、無刺激、容易起泡沫的嬰兒洗發液,洗發時輕輕用手指肚按摩寶寶頭皮,切不可用力揉搓頭發,以防頭發糾結在一起難以梳理,使頭發脫落。·勤梳頭經常梳理頭發能夠刺激頭皮,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助頭發生長。梳頭技巧:為寶寶準備一把專用梳子,方便時,就拿出來梳幾下。梳子不可過硬,最好選用既有彈性又較柔軟的橡膠梳子,以免損傷寶寶稚嫩的頭皮。此外,應順著頭發自然生長的方向梳理,動作和用力要保持一致,千萬不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啃邪馴ΡΦ耐販⑹岬較嚳吹姆較頡H綣杪柘不陡Ρν販⒎址歟γ扛艏柑旎桓霾課唬裨潁恢狽址斕牟課煌販⒒岷芟∩佟?/P>·營養均衡全面而均衡的營養,可以通過血液循環供給毛根,使頭發長得更結實,更秀麗。因此,一定要按月齡給寶寶添加輔食,及時糾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飲食中要保證牛奶、瘦肉、魚、蛋、蝦、豆制品、水果和胡蘿卜等各種食物的攝入與搭配,含碘豐富的紫菜、海帶也要經常給寶寶食用。·睡眠充足寶寶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疲勞,如果睡眠不足,容易發生生理紊亂,導致食欲不佳、經常哭鬧、容易生病,從而間接導致頭發生長不良。通常,新生兒每天要保證20小時的睡眠時間;1~3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6~18個小時;4~6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5~16個小時;7~9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4~15個小時;10個月以上每天保證睡眠10~13個小時。·多曬太陽適當的陽光照射和新鮮空氣,對寶寶頭發的生長非常有益。紫外線照射不僅能夠殺菌,而且還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也不可讓寶寶的頭部暴露在較強的陽光下,以免曬傷。特別提示:以上措施,即使寶寶頭發濃密,也同樣重要。護理誤區有些寶寶頭發稀少,爸爸媽媽為了讓寶寶早日長出濃密的頭發,四處打聽治療方案,或者想當然地采取“有效”措施,因此走入了一些誤區:誤區1:減少洗發次數,防止僅有的頭發被洗掉。專家解釋:洗發時脫落的都是衰老的頭發,不洗也會掉;而且,如果長期不洗發,油脂及汗液的刺激會引起繼發感染,反而影響新頭發的生長。誤區2:在寶寶的頭皮上擦生姜,涂“生發精”、“生發靈”等。專家解釋:給頭皮擦生姜,是想促進毛囊周圍的血液循環,加速頭發生長,其實這種做法既無益也沒有科學依據;涂擦各種名目的“生發精”、“生發靈”之類的藥物,則純屬畫蛇添足,因為寶寶頭發稀少并不屬于禿發癥,而且也不適宜寶寶幼嫩的皮膚。誤區3:在少數地區的風俗習慣中,寶寶滿月要剃滿月頭,以為剃了滿月頭,將來頭發長得多、長得黑,有的還要把剃下的胎發做成小發團掛在床前,認為可以“壓邪”,或者做成胎毛筆,留作紀念等。專家解釋:這種做法十分危險。寶寶的頭皮毛孔會受到肉眼看不到的損傷。如果剃刀不干凈,或者頭部皮膚不清潔,細菌就會趁機而入,導致局部長膿瘡或者皮膚化膿感染,嚴重時細菌進入血液還會造成敗血癥。事實和經驗已經證明,剃不剃滿月頭,與將來頭發的多少、顏色,毫無關系。
2016-05-12 10: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少寶寶在出生時頭發稀稀拉拉,又黃又軟,甚至有的女孩兒頂上還光禿禿的,當聽到有人說:“這個小男孩多漂亮!”就要惹媽媽心煩了,不知是不是在胎兒時期沒發育好,日后長大了頭發如果還這樣該怎么辦? 又少又黃的頭發惹得媽媽真煩心 其實,媽媽不必為此擔憂。有些媽媽看到寶寶頭發稀少就不敢給寶寶洗頭發,擔心會使原本就稀少的頭發脫落得更少。個別媽媽還盲目地在寶寶頭皮上涂擦“生發精”、“生發靈之類的藥物,以此想讓寶寶長出濃密的頭發。殊不知這類藥物不適用于嬰幼兒稚嫩的頭皮,有時可能還會帶來不良后果。 其實,頭發稀少對于這么大的寶寶很正常,只是一個暫時的生理現象,不會永久這樣。同時,與媽媽懷孕時的營養好壞、疾病情況、妊娠反應及情緒都無關。通常,寶寶到了1歲左右,頭發就會逐漸長出,不過就是稀疏一些,待到第2年就會多起來,5—6歲時頭發就會逐漸變得濃密而烏黑,但需媽媽按以下四法精心打理: .
2016-05-12 10:42
第一法勤洗頭 剛出生的小寶寶由于生長發育速度極快而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因此頭皮上的油脂分泌得很多,如果媽媽總不給寶寶洗頭發,頭皮上的油脂、汗液等分泌物以及污染物就會刺激頭皮,反而引起頭皮發癢、起皰,甚至繼發感染,這樣倒時頭發容易脫落掉。只有經常為寶寶洗頭,保持頭發清潔衛生,使頭皮得到刺激,才能促進頭發生長。洗頭時,應選用嬰兒專用洗發液,才能促進頭發生長。洗頭時,應選用嬰兒專用洗發液,洗時輕輕按摩頭發,不要用力揉搓頭發,以防止頭發糾結在一起。然后用清潔的溫水沖洗干凈。 .
第二法勤梳發 為寶寶梳理頭發時,應使用橡膠梳子,這種梳子有彈性,很柔軟,不會損傷寶寶的頭皮。需按寶寶頭發自然生長的方向梳理,不要強梳到一個方向。 .
第三法營養充足 充足而全面的營養,對寶寶的頭發發育極為重要,所以應及時按月齡給寶寶添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C及富含礦物質的食物。這樣,可以通過血液循環供給毛根,使頭發長得結實、更秀麗。 .
第四法多曬太陽 適當的陽光照射和新鮮空氣,對寶寶頭發的生長大有裨益。
紫外線的照射不僅有利于殺菌,還可以促進頭皮的發育和頭發的生長。 專家提示:以上護發方法對頭發濃密的寶寶同樣適用。必須指出的是,有些嬰兒出生時頭發頗多,但幾個月之后枕部頭發逐漸磨掉、脫落、同時還伴有多汗、煩躁、哭鬧等癥狀,則可能是身體內鈣和維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佝僂病的表現。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護發妙點子 1.給寶寶洗發之前,先用小梳子將頭發理順,這樣可防止頭發纏結在一起而難以梳理開。 2.給寶寶梳子頭發的小梳子的齒距最好寬一些,梳齒的頂端不要過尖,如果有塑膠薄套包著最好,以防洗濕的頭發不好梳開,且劃傷寶寶的頭皮。 3.梳理時媽媽一只手要抓住寶寶發梢,尤其是頭發很亂時,這樣可減少寶寶頭皮受力的程度和疼痛。 4.給寶寶束發時,不要將寶寶的頭發使勁扯拉,然后用橡皮筋捆扎,這樣很容易損傷寶寶的發根,經常被拉扯的部位會因此變禿。 5.用吹風機給寶寶吹發時,以低溫和熱風較適宜,防傷害寶寶脆弱的發絲和敏感的頭發。 6.不要以為將寶寶的頭發剃光,便可加速頭發生長,這種方法不可取。通常2個月左右給寶寶剪一次發較適宜。 7.如果媽媽最是喜歡給寶寶頭發分縫,應每隔幾天換一個部位,不然的話,總是分縫的部位會頭發會很稀少。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應該注意平衡的膳食營養,補充均衡的營養是最重要的.兒童需要哪些營養一個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某種單一營養素的.否則,反而會打亂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平衡狀態.兒童的生長發育很快,如果營養供應不足,或者營養素不均衡,會使腦神經細胞營養不良造成智力障礙;或者導致生長發育遲緩,體重身高不達標等.人體需要的營養有:⑴、水:水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能幫助代謝,調節體溫,構成全身組織,并對各種食物的吸收和排泄有攜帶作用.水每日需要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25—35毫升.⑵、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兒童發育緩慢,抗病力減弱,體重減輕,容易疲勞,貧血,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造成智力低下.蛋白質攝入過量,會影響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從而導致高營養性營養不良,出現小兒厭食癥、小兒疳疾或佝僂病等.蛋白質每日攝入量標準為:按公斤體重乘以需要量系數,1—3歲為1.80;4—6歲為1.49;7—10歲為1.21(換算的蛋白質用量單位為克).瘦肉、雞、魚、牛奶、花生、豆類等食物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在攝入蛋白質時,最好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同時食用,以增強不同類型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對人體的營養價值會更高.⑶、脂肪:脂肪主要用來變成生長發育的“能量”,兒童生長發育快,一般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2—4克脂肪.在乳類、蛋黃和肥肉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攝入不足會導致小兒體質瘦弱,發育不好.過量則易至肥胖癥發生.⑷、碳水化合物:人體80%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還有能保證蛋白質不被過多分解的作用.兒童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10—20克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源于谷類、豆類、薯類和食糖中.⑸、維生素: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有機物質,缺少維生素可引起許多疾病.維生素攝入應以蔬菜為主,在蔬菜、水果、魚肝油、牛奶、動物內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⑹、微量元素:只要按照上述營養素參考標準,給予了均衡的膳食;微量元素攝入量基本能滿足小孩生長發育的需要,不用特殊補給微量元素的.附:幾種常見食物蛋白質、脂肪含量參考1、雞蛋:含蛋白約10—15%,脂肪約11—15%;2、牛奶:含蛋白約3.5%,脂肪約3.5%;3、豬肉:肥肉含蛋白約2.2%,脂肪為90%:瘦肉含蛋白約16.7%,脂肪約28.5%;4、牛肉:含蛋白約20%,脂肪約10%;5、羊肉:含蛋白脂肪介于豬肉作牛肉之間;6、雞肉:富含蛋白質,含脂肪較少;7、鴨肉:含蛋白約16—25%,脂肪約7.5%;8、魚類:含蛋白質在15—30%之間;含脂肪較低.9、黃豆:含蛋白約為35—40%,脂肪約15—20%;10、含鋅食品:首推核桃、蘋果、黑米、豆腐;其次有扁豆、白菜、卷心菜、萵筍、金針菇、海帶、杏、菠蘿、山楂等.
2016-05-12 10:4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最好到醫院去查查:頭發的生長速度和什么有關?一)腺體①性腺:雄性激素有刺激毛母細胞生長的重要作用。②腎上腺:若腎上腺皮質的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時能引起女子多毛癥。但和腦下垂體機能亦有關,若腦下垂體機能退化時,毛發就可能減少或脫落。③甲狀腺:甲狀腺功能的正常與否,對毛發的生長起重要作用。若它的功能失調時,眉毛的外1/3處成顳部的毛發出現脫落,當功能減退時,不僅顏色減退呈灰白色,而且毛發減少或脫落。毛發的生長與脫落主要受頭發本身的生長期的控制,但也受其他因素如:種族、內分泌、疾病、精神狀況、性別、年洹⒓窘詰紉蛩氐撓跋臁?
2016-05-12 10:55
(1)種族:種族的差異是一種比較明顯的現象,不同種族的人,不僅頭發的顏色不同,頭發的多少和生長的情況也有差別。禿頭在白種人中十分常見,在中國人中就比較少,而在印第安人中則更為罕見。
(2)遺傳:在同一個家族中,頭發的生長狀況往往大體一致。男性型禿頭與遺傳有密切關系。
(3)內分泌:雄性激素可直接作用于頭發的毛囊,導致男性型禿頭。缺少雄性激素刺激的人(如太監),就不會發生這種現象。雌性激素具有對抗雄性激素的作用,所以女性在絕經之前很少出現禿頭。甲狀腺激素不足時,頭發稀少,腎上腺功能低下時毛發減少,腦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可導致毛發全禿。
(4)精神狀況:緊張、恐懼、憂慮等可使頭發脫落明顯增多。據報道,有一個死刑犯在宣判后每天脫發1000多根。
(5)維生素:長期缺乏維生素A可導致頭發稀少;缺乏維生素B2可出現皮脂溢出增多,可出現皮脂溢出增多,頭發易脫落;維生素B6缺乏可引起皮脂分泌異常,口服避孕藥可加快新陳代謝,消耗更多的維生素B6,有些女性彌漫性脫發可能與此有關。此外,維生素B6能影響色素代謝過程,缺乏時毛發可變灰、生長不良;泛酸(又稱維生素B3)缺乏時可使頭發變白、生長不良;肌醇屬于維生素B族,它能防止頭發脫落;生物素(又稱維生素H2)缺乏時可使毛發脫落;對氨基苯甲酸也屬于B族維生素,它能保護頭發色澤,維持頭發的正常生長。
(6)微量元素:有學者觀察了頭發中微量元素鋅、鐵、鉬、鈣、鉛、鎂、錳及硒值的變化,發現脫發患者鋅銅、鐵、錳值顯著降低,而鈣、鎂、硒值顯著增高,不典型脫發者各元素值無差異。缺銅會影響鐵的吸收和利用,鐵代謝不良會出現貧血、精神激動等癥狀,后者可為斑禿的促發因素,缺銅還會影響毛發的角化過程,從而影響頭發生長;鈣通過與調鈣蛋白結合而發揮作用,鈣濃度高可能改變中樞神經免疫調節功能,從而導致脫發;硒的過量可因自身免疫性反應以及頭皮脂溢增加而導致脫發。
(7)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發熱性疾病、、貧血、營養不良、肝病和嚴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往往可導致頭發稀疏。
(8)性別和年齡:女性頭發生長比男性快,年輕人比老年人快,但這種差別不是很大,隨著年齡的增大,頭部毛囊數量的減少較為顯著。
據統計,按每平方厘米的毛囊數計算,20~30歲為615個,30~50歲為485個,80~90歲為435個。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寶寶頭發生長常見的問題頭發雖然常被比喻為“三千煩惱絲”,但若頭頂上只長著稀疏的毛發,卻也令人十分煩惱。在爸媽眼中,自家小寶貝的任何身體特征、行為舉止都是他們十分關切的事,尤其是看著小寶貝那光溜溜的西瓜皮,或長得東一撮、西一叢,有些部位偏不長毛,抑或稀稀疏疏長不了幾根毛的小腦袋,在在都令爸媽們耿耿于懷。 頭發的形成 對于頭發的問題,首先要了解頭發的形成過程。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表示,毛發是由毛囊所產生,而毛囊又是皮膚組織的重要成員,與皮膚的形成息息相關。最初始的毛囊基質于胚胎發育三個月出現在上皮層,剛開始只見于眼瞼、眉部、下巴及鼻子等部位,之后才逐漸出現在背部、腹部和四肢等處。同時日漸成長為較成熟的次發性毛囊基質,并且有了周期性成長的現象。此時毛囊細胞已埋藏于真皮層,并開始形成柔細的毛發,皮脂腺、立毛肌及血管叢等也依附過來,組成了一個較完整的毛發結構,頭發當然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了。 到了胚胎七個月大之前,整個頭皮部位的毛發,除了后腦勺之外,全都處于快速生長期,頭部后方部位的毛發則相對處于較緩慢成長的狀態。 寶寶的頭發生長過程 新生兒毛發的發育階段會經過胎毛、柔毛,最后才會演變成永久毛,時間快慢不一。一般而言,胎兒在母體內4個月大時便會長出胎毛。足月出生后,每位新生兒都經歷了至少一次(頭后部)及兩次(中央部)的頭發自然脫落,并長了新的毛發。半歲以后,頭發的生長又進入了另一個階段,會脫胎換毛,長出永久毛,開始了穩定的頭發生長周期性。有些嬰兒在母體內,胎毛會慢慢脫落;如果胎毛脫落較少,出生時嬰兒的頭發就會顯得較多。 寶寶的頭發生長,通常是從額頭顱頂部分開始,各區域頭發生長速度不一,因此常讓人感覺稀稀疏疏的。民間習俗盛傳,在幼兒出生滿一個月時將頭發及眉毛全數剃掉會促使這些毛囊受到刺激,就會長得又濃又密,其實這個觀念不太正確。出生2、3個月,頭發的生長仍處于遲緩階段,家長其實不需太過于緊張。通常在出生后半年左右,頭發就會逐漸陸續生長;若超過一年而頭發仍未有成長的跡象,則需要詢問醫師。 發色的深淺 頭發的深淺與基因遺傳有密切的關系。以東方人而言,頭發的顏色為黑色,嬰兒出生后因為已進入永久毛,發色應該呈現黑色,但也有少數寶寶的頭發呈暗褐色或較淺的棕黑色,大都正常。若有些頭發呈現白發狀態,可能是因為一些毛囊呈現衰老階段,并無大礙。但若某區塊之頭發呈現大量白色狀態,則可能是受疾病影響。 結語 在以上介紹頭發的形成過程后,相信家長也可以對自家寶貝的頂上毛發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而針對各種掉發、禿發的原因也能夠進一步的掌握,若孩子遇上了類似的狀況,應該更能坦然面對、減少擔憂,協助孩子尋求病因,得到適當的指導及治療。
2016-05-12 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