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鑫 醫師
昆明復美白癜風
兒童白癜風
-
寶寶不長頭發可能由遺傳因素、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頭皮疾病、睡眠不足等導致。 1.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頭發稀疏或生長緩慢的情況,寶寶可能受遺傳影響。 2.營養不良:寶寶蛋白質、鐵、鋅等攝入不足,會影響頭發的生長。 3.缺乏維生素:如缺乏維生素 D、B 族維生素,頭發的正常生長會受阻礙。 4.頭皮疾病:像脂溢性皮炎、頭癬等,會損害毛囊,導致頭發不長。 5.睡眠不足:寶寶睡眠質量差或時間短,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進而影響頭發生長。 總之,寶寶不長頭發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應注意寶寶的飲食均衡,保證充足睡眠,注意頭皮清潔。若情況嚴重,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0 19: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寶寶缺鈣,補鈣主要來源于母乳,而母乳主要靠食補更有利于孩子的吸收,不能光靠吃鈣片。母親要多吃含鈣食物,孩子吃奶很容易吸收,大骨頭熬湯最好的,現在當季的貝類和魚都很好。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大量的鈣質,其中芝麻醬最多1170mg/100g.次之的是蝦皮991mg/100g其他如果奶制品、豆制品、黃花菜、花生米、燕麥片、紫菜、黑木耳、海帶、綠橄欖、油菜、雪里紅、芥蘭、海蜇皮含鈣都很多.但還需要考慮利于人體吸收的食物。膳食補鈣是關鍵 面對缺鈣問題,膳食調整是首選。在日常食物中,具有補鈣功能的食物主要分為以下六大類: 1.奶類和奶制品如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煉乳等。這是對于人體最有效、最安全,同時也是最科學的補鈣食品。奶類本身的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正常人每天堅持喝300毫升左右的牛奶,再配合科學合理的平衡膳食,就可以基本滿足對于鈣量的需求。其他奶制品如酸奶、奶酪等也可以選擇。 2.豆類和豆制品有黃豆、毛豆、扁豆、蠶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煙酸等,長期食用可以獲取豐富營養同時預防骨質疏松。除了豆類制品,常吃河、海產品,如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螃蟹、海帶、紫菜、蛤蜊、海參、田螺等。同樣可以達到補鈣的目的。 3.堅果類食物這類食品包括杏仁、花生、松子等,因為其中富含豐富的油脂、維生素、礦物質和大量鈣質,有抗衰老的作用,常吃能夠堅固骨骼、增強體質。如果通過上述食品還不能滿足身體所需,再考慮選擇適當的產品進行補鈣也不遲。4.肉類與禽蛋如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松花蛋、豬肉松等。5.蔬菜類有芹菜、油菜、胡蘿卜、蘿卜纓、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6.水果與干果類包括檸檬、枇杷、蘋果、黑棗、杏脯、橘餅、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蓮子等。 補鈣除了合理選擇鈣制劑之外,多曬太陽、均衡營養、科學烹調等也很重要。日常有許多食物可供鈣源補充。你現在最快的方式補鈣,就是買豬大骨頭加一些醋,燉來喝湯,或買一些新鮮上市的貝類煮,濃湯來喝就行啦。
2024-10-10 19: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家寶寶缺鈣了!寶寶從滿月開始就要補鈣,建議一直補到2、3歲。吃的最普遍的是“金箍棒L-乳酸鈣沖劑”和“愛兒鈣沖劑”。同時補充AD(魚肝油)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多曬太陽也會幫助鈣的吸收,一定要到戶外,不能隔著玻璃,因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穿得太厚也不行的。魚肝油吃“貝特令”或“伊可辛”都可以。我推薦“伊可辛”,有一種花生油的香味,寶寶比較愛吃,而“貝特令”則比較腥。魚肝油每天最多一粒,多吃會中毒。另外還有一種選擇,“健勝海洋鈣”分0~1歲與1歲以上的,要注意的是此種鈣粉里已經含有了魚肝油的成分,故不必再另外添加魚肝油了,魚肝油不可以多吃,要中毒的。我的寶寶后來一直吃的就是“海洋鈣”,一來它非常易溶于水,極易被吸收,二來也省去了魚肝油的費用,比較經濟。補充VD的誤區——不要濫服魚肝油!有的媽媽覺得魚肝油是維生素D,多吃幾滴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殊不知維生素A或D過量會造成中毒。孩子維生素A、D急性中毒,可引起顱內壓增高,頭痛、惡心、嘔吐、煩躁、精神不振、前囟隆起,常被誤認為是患了腦膜炎。慢性中毒表現為食欲不好、發燒、腹瀉、口角糜爛、頭發脫落、皮膚瘙癢、貧血、多尿等。如發現以上癥狀,要停服魚肝油,少曬太陽,立即到醫院急診。這位媽媽,如果你確認寶寶每天都能曬足夠的太陽,主要是屁股、小手小腳,同時又擔心多補了魚肝油會中毒的話,可以隔天吃一粒魚肝油。其實主要看寶寶腸胃吸收好不好(若寶寶愛長濕疹也表示腸胃功能不好),我的寶寶就是吸收不好,我每天都給他吃鈣加魚肝油,并且好天都帶他出去曬很久太陽的。
2024-10-10 19: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毛發的發育階段會經過胎毛、柔毛,最后才會演變成永久毛,時間快慢不一。足月出生后,每位新生兒都經歷了至少一次(頭后部)及兩次(中央部)的頭發自然脫落,并長了新的毛發。半歲以后,頭發的生長又進入了另一個階段,會脫胎換毛,長出永久毛,開始了穩定的頭發生長周期性。寶寶的頭發生長,通常是從額頭顱頂部分開始,各區域頭發生長速度不一,因此常讓人感覺稀稀疏疏的。民間習俗盛傳,在幼兒出生滿一個月時將頭發及眉毛全數剃掉會促使這些毛囊受到刺激,就會長得又濃又密,其實這個觀念不太正確。出生2、3個月,頭發的生長仍處于遲緩階段,家長其實不需太過于緊張。通常在出生后半年左右,頭發就會逐漸陸續生長;若超過一年而頭發仍未有成長的跡象,可帶寶寶到醫院就診,除外病理因素。一般是缺鐵或者鋅也會引起頭發不長,少而黃等,可以通過血檢微量元素明確診斷,針對缺乏的微量元素補充,做到有的放矢,寶寶的情況就會改善。平時多給寶寶吃些含鐵高的食物。如:血、魚、紅色肉、禽、內臟(肝)等動物性食物及綠色蔬菜;幼兒還可添加各種豆制品或蘑菇、黑木耳等,飯后注意補充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在輔食方面,采用鐵強化的面粉、大米等。含鋅高的食物如,肝臟、貝殼類魚、牡蠣、瘦肉、罐裝魚、硬奶酪、粗營養食物、堅果、蛋和豆類。如果缺的嚴重就需要通過藥物來補充了。像葡萄糖酸鋅,漢臣氏的鰲合鋅等。還有就是如果寶寶吃奶粉,要選擇含鐵、鋅、鈣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豐富的奶粉
2024-10-10 19:3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脫發 胎兒在媽媽子宮內5~6個月時,全身就有了濃密的胎毛,其頭部的胎毛在胎兒7~8個月時,會發生一次大的脫落。在寶寶即將出生時,又會陸續長出新發;而后方枕骨部的頭發并不掉落,會在寶寶出生后才開始掉落。所以,寶寶出生后到6個月出現少量的脫發現象是正常的。 2.遺傳 寶寶頭發數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存在著個體差異。頭發的遺傳傾向比較明顯,數量、色澤、曲直等均與遺傳有一定關系。如果爸媽頭發好,則寶寶的頭發較好;爸媽頭發差,寶寶的頭發也會差一些。 3.生長 寶寶頭發的生長和身體長高一樣,有早有遲,有快有慢。只要沒什么疾病,大部分寶寶的頭發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長發育,漸漸由稀到密,由黃到黑,與出生時頭發多少無關。 4.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寶寶頭發稀少與疾病有關。如有些寶寶出生時頭發很多,但幾個月后,枕部頭發逐漸磨掉、脫落,出現“枕禿”,同時還伴有多汗、煩躁、易激惹、哭鬧等癥狀,則很可能是體內維生素D缺乏所致佝僂病的表現;某些微量元素如鋅、鐵缺乏癥和遺傳代謝性疾病等也會表現為頭發稀疏。因此,如果寶寶1歲左右頭發稀疏的情況仍無明顯改善,應及時做微量元素檢測和其他相關檢查,以便對癥治療。 秀發妙招 排除疾病因素,想讓寶寶擁有一頭健康漂亮的頭發,后天的呵護就不可忽視了,需要爸爸媽媽的精心打理。 •勤洗頭 保持頭發清潔能使頭皮得到良性刺激,避免引起發癢、起皰,甚至感染,從而促進頭發的生長。由于寶寶生長發育速度極快,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因此,6個月前最好每天給寶寶洗1次頭,天氣熱時,多洗1次;6個月后改成2~3天洗1次。注意選用純正、溫和、無刺激、容易起泡沫的嬰兒洗發液,洗發時輕輕用手指肚按摩寶寶頭皮,切不可用力揉搓頭發,以防頭發糾結在一起難以梳理,使頭發脫落。 •勤梳頭 經常梳理頭發能夠刺激頭皮,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助頭發生長。 梳頭技巧:為寶寶準備一把專用梳子,方便時,就拿出來梳幾下。梳子不可過硬,最好選用既有彈性又較柔軟的橡膠梳子,以免損傷寶寶稚嫩的頭皮。此外,應順著頭發自然生長的方向梳理,動作和用力要保持一致,千萬不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強行把寶寶的頭發梳到相反的方向。如果媽媽喜歡給寶寶頭發分縫,應每隔幾天換個部位,否則,一直分縫的部位頭發會很稀少。 •營養均衡 全面而均衡的營養,可以通過血液循環供給毛根,使頭發長得更結實,更秀麗。因此,一定要按月齡給寶寶添加輔食,及時糾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飲食中要保證牛奶、瘦肉、魚、蛋、蝦、豆制品、水果和胡蘿卜等各種食物的攝入與搭配,含碘豐富的紫菜、海帶也要經常給寶寶食用。 •睡眠充足 寶寶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疲勞,如果睡眠不足,容易發生生理紊亂,導致食欲不佳、經常哭鬧、容易生病,從而間接導致頭發生長不良。通常,新生兒每天要保證20小時的睡眠時間;1~3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6~18個小時;4~6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5~16個小時;7~9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4~15個小時;10個月以上每天保證睡眠10~13個小時。 •多曬太陽 適當的陽光照射和新鮮空氣,對寶寶頭發的生長非常有益。紫外線照射不僅能夠殺菌,而且還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也不可讓寶寶的頭部暴露在較強的陽光下,以免曬傷。 特別提示:以上措施,即使寶寶頭發濃密,也同樣重要。 護理誤區 有些寶寶頭發稀少,爸爸媽媽為了讓寶寶早日長出濃密的頭發,四處打聽治療方案,或者想當然地采取“有效”措施,因此走入了一些誤區: 誤區1減少洗發次數,防止僅有的頭發被洗掉。 專家解釋:洗發時脫落的都是衰老的頭發,不洗也會掉;而且,如果長期不洗發,油脂及汗液的刺激會引起繼發感染,反而影響新頭發的生長。 誤區2在寶寶的頭皮上擦生姜,涂“生發精”、“生發靈”等。 專家解釋:給頭皮擦生姜,是想促進毛囊周圍的血液循環,加速頭發生長,其實這種做法既無益也沒有科學依據;涂擦各種名目的“生發精”、“生發靈”之類的藥物,則純屬畫蛇添足,因為寶寶頭發稀少并不屬于禿發癥,而且也不適宜寶寶幼嫩的皮膚。 誤區3在少數地區的風俗習慣中,寶寶滿月要剃滿月頭,以為剃了滿月頭,將來頭發長得多、長得黑,有的還要把剃下的胎發做成小發團掛在床前,認為可以“壓邪”,或者做成胎毛筆,留作紀念等。 專家解釋:這種做法十分危險。寶寶的頭皮毛孔會受到肉眼看不到的損傷。如果剃刀不干凈,或者頭部皮膚不清潔,細菌就會趁機而入,導致局部長膿瘡或者皮膚化膿感染,嚴重時細菌進入血液還會造成敗血癥。事實和經驗已經證明,剃不剃滿月頭,與將來頭發的多少、顏色,毫無關系。小兒頭發稀少要緊嗎?年輕的爸爸媽媽看見其他新生兒的頭發密集、烏黑發亮,而自己的寶寶卻是“稀毛瘌痢”,心中未免為孩子的健康擔憂。其實,新生兒頭發稀少不要緊,更不必大驚小怪,因為: (1)頭發的多少有個體差異。寶寶頭發的多少與母親懷孕時的營養、疾病、妊娠反應、情緒等都沒有關系,所以母親千萬不要以為是自己的錯而埋怨自己。 (2)出生時頭發多少和今后頭發的多少無關。大量研究表明,這些頭發稀少的小寶寶到滿一歲時,有的可能更早一些,頭發便會逐漸長出,到2歲時頭發已長得相當多。這時和其他孩子沒什么兩樣了。 (3)千萬不要揠苗助長。有些家長不給孩子洗發,唯恐把少量僅有的頭發洗掉。其實洗發時脫落的都是衰老的頭發,不洗也會掉;相反,長期不洗發,油脂及汗液的剌激會使頭皮發癢,細菌繁殖,引起繼發感染,反而影響新的頭發生長。個別家長還給嬰兒的頭皮上擦生姜,甚至涂“生發精”、“生發靈”等,此乃畫蛇添足之舉,因為新生兒頭發稀少不屬于禿發癥。 在少數地區,有些人熱衷于給孩子剃滿月頭,以為剃了滿月頭,將來頭發長得多、長得黑,不會“稀毛瘌痢”,或者把剃下的胎發做成小發團掛在床前,可以“壓邪”;把剃下的胎發做幾支胎毛筆,留作紀念等。其實這些做法非但無益,還十分危險,因為當鋒利的剃刀刮光毛發時,不少毛孔會受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損傷,加上剃刀不干凈或者頭皮部皮膚不清潔,細菌由此趁機而入,輕的局部有小膿瘡或者皮膚化膿感染;嚴重時細菌進入血液會造成敗血癥。而且事實證明,剃不剃滿月頭,與將來頭發長的多少、頭發的顏色,毫無關系。 總之,寶寶出生時頭發的多少和將來無關,家長不必為此擔心,更不要為了做胎毛筆或“促進頭發生長”而給孩子剃滿月頭。寶寶頭發“巧”打理:頭發豐滿秀麗是人體健康的反映,也是美觀大方的標志之一。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不希望自己有一頭秀發。頭發健美應從嬰幼兒時期做起。 打理寶寶頭發五妙法 第一妙法給寶寶洗頭發要勤 寶寶由于生長發育速度極快,所以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因此,在6個月前,最好每天給寶寶洗一次頭發,尤其是天氣炎熱時。6個月后,可改成2—3天洗一次頭發。經常保持頭發的清潔,可使頭皮得到良性刺激,從而促進頭發的生發和生長。如果總是不給寶寶洗頭發,頭皮上的油脂、汗液以及污染物就會刺激頭皮,引起頭皮發癢、起皰,甚至發生感染。這樣,反而使頭發更容易脫掉。值得媽咪注意的是,給寶寶洗頭時應選用純正、溫和、無刺激的嬰兒洗發液,最好容易起泡沫。并且,洗頭發時要輕輕用手指肚按摩寶寶的頭皮,切不可用力揉搓頭發,以防頭發糾結在一起難以梳理,容易使頭發脫掉。 第二妙法給寶寶梳頭發要勤 媽咪身上經常帶一把寶寶的專用梳子,只要方便時,就拿出來給寶寶梳幾下,因為經常梳理頭發能夠刺激頭皮,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助于頭發的生長。但是,不要使用過于硬的梳子,最好選用橡膠梳子,因為它既有彈性又很柔軟,不容易損傷寶寶的稚嫩的頭皮。在此提醒一點,即媽咪梳理寶寶頭發時,一定要順著寶寶的頭發自然生長的方向梳理,動作和用力要保持一致,不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強行把寶寶的頭發梳到相反的方向。 第三妙法給寶寶豐富的營養 全面而均衡的營養,對于寶寶的頭發生長發育極為重要,因此,一定要按月齡給寶寶添加輔食,及時糾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飲食中保證肉類、魚、蛋、水果和各種蔬菜的攝入和搭配,含碘豐富的紫菜、海帶也要經常給寶寶食用。這樣,豐富而充足的營養素,可以通過血液循環供給毛根,使頭發長得更結實、更秀麗。 第四妙法給寶寶充足的睡眠 寶寶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很容易疲勞,如果睡眠不足,就容易發生生理紊亂,從而導致食欲不佳、經常哭鬧及容易生病,間接地導致頭發生長不良。通常,剛剛出生的寶寶,每天要保證睡眠20小時;1—3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6—18個小時;4—6個月時每天保證15—16個小時睡眠;7—9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4—15個小時;10個月以上每天保證睡眠10—13個小時。 第五妙法讓寶寶多曬太陽 適當的陽光照射和新鮮空氣,對寶寶頭發的生長非常有益,因為紫外線的照射不僅有利于殺菌,而且還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然而,不可讓寶寶的頭部暴露在較強的陽光下,陽光強烈的時候外出,一定要給寶寶的頭上戴一頂遮陽帽,避免頭皮曬傷。提醒媽媽: 頭發濃密的寶寶也可采取以上的護發方法。須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在1歲以內出現枕部的頭發逐漸磨掉、脫落,或頭發干枯并易脫落,則可能是身體缺鈣或缺VA的表現,應及時去看醫生。 護發小貼士 貼士一給寶寶洗發之前,先用小梳子將頭發理順,這樣即可防止頭發纏結在一起,避免頭發難以梳理,用力梳時損害頭發。 貼士二小梳子齒距要寬一些,梳齒的頂端不要過尖,如果有塑膠薄套包著最好,這樣不容易劃傷寶寶的頭皮。 貼士三梳理頭發時,一只手要抓住發梢,尤其是頭發很亂時。這樣可減少寶寶頭皮受力程度,避免頭發受力脫掉,并可減輕梳理時的疼痛。 貼士四給寶寶扎小辮子時,不要將寶寶的頭發使勁扯緊,也不要用橡皮筋捆扎,這樣,很容易使經常被拉扯的部位變禿,并使頭發變細。 貼士五用吹風機給寶寶吹發時以低溫適宜,以防傷害寶寶脆弱的發絲和稚嫩的頭皮。 貼士六每兩個月左右給寶寶修剪一次頭發,不要讓小女孩腦門上的流海長過眉毛,這樣,頭發會長得更健康。 貼士七如果喜歡給寶寶的頭發分頭路,最好每隔幾天就換一個部位,不然的話,總是分頭路的部位頭發會越來越稀少。 特別提示——滿月頭剃不得 在少數地區,有些人熱衷于給孩子剃滿月頭,以為剃了滿月頭,將來頭發長得多、長得黑,不會“稀毛瘌痢”,或者把剃下的胎發做成小發團掛在床前,可以“壓邪”;把剃下的胎發做幾支胎毛筆,留作紀念等。其實這些做法非但無益,還十分危險,因為當鋒利的剃刀刮光毛發時,不少毛孔會受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損傷,加上剃刀不干凈或者頭皮部皮膚不清潔,細菌由此趁機而入,輕的局部有小膿瘡或者皮膚化膿感染;嚴重時細菌進入血液會造成敗血癥。而且事實證明,剃不剃滿月頭,與將來頭發長的多少、頭發的顏色,毫無關系。總之,寶寶出生時頭發的多少和將來無關,家長不必為此擔心,更不要為了做胎毛筆或“促進頭發生長”而給孩子剃滿月頭。滿地爬的BB更聰明。
2024-10-11 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