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慢性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如血管老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不良生活習慣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康復治療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6-05-04 11:37
1. 疾病原理:腦梗塞是由于腦部血管堵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受損。慢性腦梗塞通常是血管逐漸狹窄、血流緩慢引起。
2. 癥狀表現:患者可能出現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無力、言語不清、吞咽困難等癥狀。
3. 檢查方法:常用的檢查有頭顱 CT、磁共振成像(MRI)、腦血管造影等,以明確梗塞部位和程度。
4. 治療藥物:可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鈣片調節血脂穩定斑塊,銀杏葉提取物片改善腦循環。
5. 介入治療:對于嚴重的血管狹窄,可考慮介入手術放置支架,擴張血管。
6. 康復訓練:包括肢體功能鍛煉、語言訓練等,有助于恢復受損功能。
7. 生活注意:患者應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保持良好心態。
慢性腦梗塞需要長期的治療和管理,患者和家屬要積極配合醫生,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