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周圍神經疾病的診斷,通常依靠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電生理檢查等,包括全身性疾病線索、血液檢查、肌電圖、神經活檢、基因檢測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5-12-19 19:37
1. 體格檢查:注意觀察有無皮疹、皮膚潰瘍、雷諾現象、體重減輕、發熱、淋巴結腫大與腫塊等全身性表現。
2. 血液檢查:全血計數可發現惡性貧血的巨幼紅細胞或鉛中毒的點彩紅細胞,肝功能及堿性磷酸酶異常可能提示惡性病變。
3. 電生理檢查:肌電圖與神經傳導速度測定能證實周圍神經病變,明確受損神經、受損纖維類型及病理性質。
4. 神經活檢:對于病因不明或病情復雜的病例,神經活檢有助于明確診斷。
5. 基因檢測:部分遺傳性周圍神經疾病,通過基因檢測可確定病因。
總之,周圍神經疾病的診斷需要綜合多種檢查方法,以準確判斷病情,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樂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周圍神經疾病診斷病史描述、臨床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是診斷周圍神經疾病的主要依據。神經傳導速度和肌電圖檢查對周圍神經疾病的診斷很有價值,可發現臨床型周圍神經病,也是判斷預后和療效的客觀指標。
2015-12-19 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