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世杰 住院醫師
大名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藥物性心臟病是由于藥物使用不當或藥物不良反應,對心臟造成損傷而引發的一類疾病。常見的致病藥物有抗腫瘤藥、抗心律失常藥、抗精神病藥等。致病機制包括直接心肌毒性、影響心肌代謝、誘發心律失常等。 1.直接心肌毒性:某些藥物如蒽環類抗腫瘤藥(阿霉素、柔紅霉素),可直接損傷心肌細胞,導致心肌功能障礙。 2.影響心肌代謝:如抗甲狀腺藥物(丙硫氧嘧啶、甲巰咪唑),可能影響心肌的能量代謝,引發心臟問題。 3.誘發心律失常:部分抗心律失常藥(奎尼丁、普魯卡因胺)在使用過程中,反而可能導致心律失常。 4.影響心臟傳導系統:某些藥物(胺碘酮)可能影響心臟的傳導系統,導致傳導阻滯。 5.免疫介導的損傷:某些藥物可引起免疫反應,導致心肌損傷。 總之,藥物性心臟病的發生與多種藥物有關。在使用藥物時,應嚴格遵循醫囑,定期進行心臟相關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處理可能的心臟損傷。
2024-10-08 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