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qū)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色盲患者看到的世界雖然不一定像“黑白電視”那樣單調(diào),但畢竟與正常人有所不同。紅綠不分或黃藍不分常給他們的生活帶來麻煩。
美國科學家研究出用基因療法治療色盲并在動物實驗中獲得成功。這給廣大色盲、色弱患者帶來福音。
基因療法
美國華盛頓大學和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兩年前開始嘗試用基因移植法幫助兩只名為“薩姆”和“道爾頓”的色盲雄性松鼠猴恢復辨色力。
巧合的是,“道爾頓”正好是200多年前首次提出“色盲”問題的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同時也是色盲患者約翰·道爾頓的姓氏。
科學家說,松鼠猴控制識別紅色和綠色的基因分別位于兩條X染色體上,雄性松鼠猴只有一條X染色體,是天生的紅綠色盲。它們會把紅色和綠色都看成灰色,同時覺得橙色、藍色和棕色等其他顏色比較暗淡。
英國《自然》雜志17日刊登研究論文介紹說,這種基因療法的原理是培養(yǎng)能指導合成紅色視蛋白的基因并利用病毒載體植入猴子眼球內(nèi),幫助其產(chǎn)生正常的能感知顏色的視錐細胞,進而恢復辨色力。
效果明顯
研究人員把帶有“矯正基因”的病毒注射到兩只松鼠猴眼球里。幾周之內(nèi),這些基因產(chǎn)生的一種蛋白質(zhì)令它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紅色和綠色。
華盛頓大學眼科專家杰伊·奈茨教授說,兩只猴子某天一覺醒來之后好像突然發(fā)現(xiàn)能夠看見新的顏色。它們對那些以前從未見過的顏色反應強烈。
5個月后,研究人員用色盲檢測卡檢查它們的辨色力。它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辨認出卡片上色點構(gòu)成的圖形。
家庭醫(yī)生在線專稿,轉(zhuǎn)載請注明家庭醫(y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lián)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嘉豪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qū)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