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日前,浙江省溫州市一個幼兒園中班集體檢查視力,34個孩子中,只有5個視力達到1.0,28個孩子的雙眼視力都在0.6至0.8之間。記者隨機調查了約20位幼兒園兒童家長,近八成家長未主動帶孩子做過視力檢測,聽到有這么多孩子“近視”,讓家長們也很驚訝——為何尚未開始疲勞用眼就已經出現了視力“告急”?
對此,溫州醫學院附屬眼視光醫院斜弱視專科副主任醫師張芳指出,其實家長沒必要過度擔心,因為人并非一出生便擁有1.0的視力,而是隨著外界的刺激才慢慢發育出各種視覺機能。學齡前兒童的眼睛還處在發育階段,視力低于1.0是正常現象,只要經醫生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和屈光不正,家長就不要急著給孩子配鏡或治療,等孩子長大了視力自然會慢慢升到正常值。
盡管如此,家長仍需要加強為孩子檢測視力的主動意識,以及時了解孩子視力的發展情況,出現異常問題早發現、早治療。張醫師建議,孩子在3歲左右就要做一次眼睛的體檢,之后每年體檢一次。視力檢查時,醫生進行眼底、立體視功能、眼球運動等多項檢查,綜合起來才能判斷孩子未達標準視力的真正原因,如果存在隱性弱視、斜視、近視等問題,此時發現并進行干預性治療,效果很好。
視力干預治療最好能在孩子上學之前進行,因為8歲時,眼球的各種眼部反射已經很穩固,視力發育基本結束。12歲以后,再進行視力干預治療,就基本沒有什么效果了。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陳嬋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