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前不久,哈爾濱一位記者為調查電腦驗光的準確度,在該市四家眼鏡店分別做了電腦驗光,卻出現了四個不同結果,綜合度數各差25度,單眼驗光“視差”最高竟達到150度!而在濟南,卻發生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眼鏡店用“電腦驗光”竟然檢驗出三個不同度數的尷尬事。同樣是在前不久,淄博的一家眼鏡公司卻打出口號:把電腦驗光的結果作為配鏡依據,害人不淺!
那么,電腦驗光到底有多高的可信度呢?筆者為此采訪了原首都醫科大學眼科主任醫師溫發和。
■電腦驗光不能作為配鏡依據
溫先生介紹說:“電腦驗光儀最早出現于上個世紀的70年代,不少人認為采用這種方式進行驗光會比人工驗光的精確度來得更高。在大家的概念中,電腦比人腦更加客觀,計算速度更快,更精確,能夠克服人工驗光所無法避免的導致產生度數偏差的一些主觀客因素。其實,電腦驗光原理與視網膜檢影法基本相同。是采用光電技術及自動控制技術檢查眼睛的屈光度,進而自動顯示及打印出屈光度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睛的度數!
在理論上電腦驗光的準確度應該能夠得到保證,但是實際操作中卻屢屢失誤,那么電腦驗光的毛病又出在哪里呢?
有觀點認為,如果被檢者處于絕對靜止狀態,電腦驗光的結果具有比較高的準確性,但是這種絕對靜止狀態屬于物理學上的假設最佳狀態,常人根本無法做到。所以電腦驗光儀對于眼睛的測量結果就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并且只能對被檢者屈光的大致范圍做出預測。電腦驗光的另一大缺陷還在于它只在一瞬間就完成了操作的全過程,就好比照相機快門一閃容易造成被檢者緊張,視力度數也隨之瞬間上升,進而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
其次,電腦驗光結果引起的誤差也不能排除驗光員操作不當和主觀偏見,以及機器本身質量的穩定性或者機器老化而導致驗光結果不準確。不少眼鏡店以為電腦驗光就是電腦的事情,操作人員只要會開機器就行了,可殊不知這其中也是大有講究。正規的電腦驗光師應該在專業培訓單位進行至少三個月以上的培訓,并且要獲得初級驗光員資格,要達到中級或高級驗光員資格還要經過更加嚴格的培訓。目前,北京市眼鏡店的服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其中有高級驗光員資格者不過十人,更有許多沒有經過培訓的假專家混跡其間。
■兒童不宜選擇電腦驗光
專家因此建議,由于眼睛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的生物器官,電腦驗光的結果只能供臨床參考,不能直接按照電腦驗光的結果進行配鏡。當然,由于電腦驗光儀能快速測出屈光不正的大致情況,有時可提供有益的參考。溫先生說,目前比較保險、規范的配鏡方法應該是在電腦驗光之后再進行人工插片驗光,對兩種驗光方式的結果加以綜合。這一點,在上海規定得更加嚴格和專業化,該市百貨商業協會眼鏡專業委員會行規早就明文指出,驗光必須分三步走:電腦初測、暗室檢影、試戴矯正。尤其是第二步,有經驗的驗光師可以透過驗光鏡的小孔,觀察投射到視網膜的反光,并根據其速度、亮度和方向的變化來判斷被檢者是近視、遠視還是散光,避免電腦驗光可能產生的誤差。
溫先生繼續強調道,青少年不宜進行電腦驗光,因為青少年的睫狀肌調節力強,變化因素增多,導致電腦驗光的偏差就會更大。而且青少年中有很大部分的近視眼屬調節性近視或者假性近視,如果確需采用電腦驗光法,驗光之前也應使用阿托品眼水,待充分麻痹睫狀肌后再進行,特別是12歲以下的兒童選擇驗光方法時就應該更加謹慎。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陳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