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散亂空中千片雪,蒙籠物上一重紗。縱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僧說客塵來眼界,醫言風眩在肝家。兩頭治療何曾瘥,藥力微茫佛力賒。”又云:“眼藏損傷來已久,病根牢固去應難。醫師盡勸先停酒,道侶多道早罷官。案上滿鋪龍樹論,盒中虛儲決明丸。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篦盡刮看。”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兩首詩。據考證,白居易四十多歲即患眼病。上面這兩首詩反映了白居易當時在閱讀眼科專書《龍樹論》,藥盒中存放著準備服用的“決明丸”,他考慮一旦服藥無效,就得求助手術治療,用金篦來刮除眼中的障翳。
自杜康造酒以來,酒便與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李白斗酒詩百篇”已成為千古佳話。少量飲酒確實能增強胃消化吸收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及大腦思維,使人浮想聯翩,文思泉涌。但過量飲酒則害處不少。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載,“飲酒不節,殺人頃刻”。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酒精能抑制人的大腦的高級神經活動,對人體危害極大。當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0.7%時可導致飲酒者死亡。過量飲酒對眼睛的損害尤為明顯。酒中含有的乙醇進入人體后,會很快擴散到血液中,由于醇類極易溶于水,而眼球內玻璃體含水量達99%,對乙醇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飲酒極易損傷眼睛。當人大量飲酒后,眼球結膜充血,可造成局部組織缺氧。同時,飲酒會消耗人體內大量的B族維生素。當眼睛缺少B族維生素后,極易發生視神經炎及晶狀體混濁。另外,酒中的有害醇類(如甲醇)也會對視網膜、視神經產生明顯的毒害作用。若飲酒過多,酒中的有害成份能使視神經萎縮,嚴重的可導致失明。
自居易經常開懷暢飲,結果染上了眼疾,40歲時已有“書魔昏兩眼,酒病沉四肢”之感,從而寫下《眼病二首》。醫生已明確告訴他要戒酒,可他依然“馬背仰天酒果腹”,最后翻遍眼科名著《龍樹論》也找不出有用之方,服用眼科圣藥“決明丸”也于事無補,只得“爭得金篦試刮看”。自此,白居易的詩作日趨減少且淺薄。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嘉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