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什么是假性近視?
假性近視又稱為調節性近視。它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睫狀肌的持續收縮,過度調節,形成調節痙攣,使晶狀體屈光度增加,眼球處于近視狀態者。在調節麻痹時,這種近視狀態即可消失。因為此時并未形成真正的近視,而是一種調節功能過強的現象,故又稱調節性近視。眼調節緊張度的大小和維持時間的長短代表了假性近視的程度。
假性近視有哪些特點?
B.視力不穩定:由于假性近視是調節反應異常所引起,在由近轉為看遠時,調節處于逐漸放松過程中,視力可好轉,再看近時又可變壞。
C.對目前所用的各種療法都表現為治療時有效,而停止治療后視力又可下降。
D.由于青少年調節力較強,故易發生假性近視,但少數從事近業工作的壯年人也可發生。隨著年齡增加,調節反應時間逐漸延長,正視眼的老年人在看近之后突然看遠也可能發生暫時性近視,也有人稱之為生理性假性近視。
假性近視是怎么產生的?
假性近視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良的用眼衛生習慣;過近的讀書距離;過長的閱讀時間;暗光下看書寫字(照明不足);不合身材的桌椅以及不健康的身體等等。我國古代醫家對此早有認識,唐·孫思邈就在其著的《千金要方·大竅病》中寫道:“數看日月,夜視星火,夜讀細書,月下看書,抄寫多年,雕鏤細作博奕不休,……喪明之本”。因此,我們在近視眼的防治工作中,要教育廣大青少年在學習工作中注意克服以上不利因素,爭取有一雙好眼睛。
如何區別真假性近視?
(1 )云霧法
先讓患者戴度數較高的凸透鏡片,注視5米遠的視力表,這樣可以使患者處于痙攣狀態的睫狀肌放松,消除調節作用。開始患者會感到視物模糊不清,幾分鐘之后,便會稍感清楚些。以后逐漸減低凸透鏡片的度數(換鏡片時,必須放上第二個鏡片之后才能取下第一個鏡片),如果遞減至沒有度數的平光鏡時,視力恢復到正常或較試驗前視力有明顯提高,證明是假性近視,或有一部分假性近視存在。
(2) 散瞳法
一般14歲以下的少年,由于調節力過強,常用散瞳的方法使調節麻痹來進行驗光檢查。多用1%~2%的阿托品散瞳,每日2次,連續3~4天。14歲以上者,可用2%的后馬托品眼藥水,每10分鐘滴1次,共4~6次;也可用快速散瞳劑托品酰胺眼藥水,每5分鐘滴1次,共3~4次。如果散瞳后視力較散瞳前有提高,或已恢復到正常視力時,說明有假性近視成分,或者完全為假性近視。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周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