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暑假結束,開學季來臨,同學們將從相對自由的暑期生活回歸到規律的學習生活中,這是一個較大的反差,有些學生可能一時不能適應校園環境和學習氛圍,遭遇“心理不適期”。
對此,兒童心理科專家提醒,在開學初的這段時間,家長和老師要多加留心,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盡快調整狀態。
除了要督促孩子回歸正常的作息之外,還有一些方面需要注意。例如,對一些自理能力較弱、性格較內向的孩子,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與人交往,多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同時,家長還可與老師協商,在孩子有了小進步、小優點時及時給予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進而增強其對集體生活的熱愛。
另外,對一些進入新的學習環境的學生,家長和老師此時最好不要把孩子的學習目標定得太高,否則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挫敗感,影響自信心。同時,學校應充分重視新生的適應性問題,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
天天“愛消除” 玩成干眼癥
廈大附屬第一醫院眼科患者最近明顯增多,大部分是中小學生,其次是上班族。他們的癥狀相似:眼睛干澀、視力下降。
高中生小陳最近癡迷“愛消除”游戲,暑假期間,從每天一起來就玩,到晚上睡覺之前也在玩,一直玩到“自然睡”。小陳說,一天玩下來,她閉上眼睛都是游戲里的圖案。本來就近視,加上持續瘋玩,小陳的眼睛開始干澀酸痛。為緩解不適,她只能摘掉眼鏡,每天定時滴眼藥水。
第一醫院眼科主任莊靜宜說,暑期前來就診的患者大多是干眼癥,這跟玩手機游戲有很大關系。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載體的電子游戲,手機對眼睛的傷害最大,特別是游戲中的動態彩色圖案,對眼睛刺激很大。因此,每天玩游戲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如果感覺眼睛干澀酸脹,要立即停止。
白內障“潛伏” 的哥“見不得光”
的哥張師傅今年35歲,最近發現自己特別怕光,無論白天晚上都得戴墨鏡,白天還好,但大晚上的還戴著墨鏡,很多乘客都被嚇得不敢上他的車,讓他很是苦惱。上醫院就診后,才知道自己患上了前極性白內障。
廈門眼科中心白內障專科陳偉主任介紹,這是先天性白內障的一種,張師傅小時候就已經患上了,但當時不明顯,隨著年齡增長,病情慢慢發展加重。現在光線一進入眼睛,他就會感覺很刺眼,視物特別不清。
隨后,張師傅在廈門眼科中心成功接受手術,陳偉建議他,白天光照較強時還是應該盡量戴墨鏡,可以有效防止視網膜被紫外線燒傷。
同時,陳偉指出,白內障導致的晶狀體渾濁一般是無法逆轉的,暫時無特殊的藥物能治愈,市面上一些保健品、藥品基本上沒有治療作用,目前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適時手術。
(責任編輯:張燕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