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WALD和其同仁們發現,在患色盲的男性中,紅或綠的視錐細胞功能異常或者根本就沒有功能。WALD認為這些男性編碼紅綠感受器的基因發生了改變,而且這些基因在X染色體上的位置是相鄰的。這一串連的排列方式---NATHANS已經證實---可歸因于4千萬年前靈長類DNA片段的復制。
南美洲的靈長類,大約在那個時間從非洲大陸上分離出來,只有一個關于紅綠基因的功能性拷貝,和色盲的男性很像。但是在歐洲大陸(歐,亞,非三洲)的靈長類---非洲的猴子和猿以及人類的祖先---一個原始的紅綠基因很可能經過復制和在序列中輕微分離,導致紅和綠有分別不同的感受器。從這一情景出發,NATHANS發現有關紅綠感受器的基因的DNA序列僅有2%的不同---這是它們有共同起源而后來再分開的證據。
NATHANS他自己不是色盲。在使用他自己的DNA之前,他全面檢查了他的色覺以保證其是正常的。但是,他的一個最初的發現帶來了困擾:做了他的X染色體的從頭到尾的排列后發現不僅有兩種關于紅綠感受器的基因,同時還有一個關于綠色感受器基因的額外的拷貝。他認識到這是對色盲流行性的解釋。因為紅綠感受器基因的DNA序列如此相像,同時因為它們排列首尾相連,當卵子和精子產生時很容易發生錯誤,即在染色體之間的基因物質的復制和互換。
一個X染色體---正如NATHANS自己的----可能接收到一個額外的綠色感受器的基因,或者甚至是兩個。這不會產生危害。但是接下來另一個和它發生基因信息片段互換的染色體上僅剩下了一個紅色感受器基因。一個繼承了這一個稍微縮短了的染色體的男性就將是色盲,被剝奪了產生綠色感受器所需要的基因信息。
在人類的彩色視覺中有超過95% 的變化包含了眼中紅色和綠色感受器的參與。對任何人來說很罕見的是---男性或女性---對光譜中的藍色那段有“色盲”。NATHANS 為這一現象提出了基因學的解釋。他顯示藍色感受器的基因密碼位于第7染色體,由男性和女性均分,而且這一基因沒有和其DNA序列很相似的鄰居。藍色色盲是由這一基因的一個簡單突變所致。
(責任編輯:凌麗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