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糖網病變種類
背景性視網膜病變:
這是病發的初期。曾經普遍認為如果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好,可以隨著歲月逐漸惡化。大部份的患者不會察覺視力受損,但視力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模糊。
增值性視網膜病變:
是由背景性視網膜病變發展而成,也是導致大部份視覺受損的因素。新增血管可以生長在視網膜表層或視神經上。這些未成長的血管比正常血管脆弱,容易破裂使血液流入玻璃體中,引致眼底出血而令患者視力模糊或完全失去視覺。從破裂的血管上可能長出疤痕組織,如果收縮可以牽扯視網膜導致脫落。新增血管也可能長在虹膜上引發青光眼而導致失明。
黃斑點水腫:
有些患者的黃斑血管(黃斑點是負責中央視覺的部分)可能出現滲漏導致視覺受損。
糖網分期糖
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怎樣分期的?
1、我國眼底病學組于1984年參考國外分期標準制訂了我國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期標準 ”。分為單純型和增殖型,共六期。
單純型包括三期:Ⅰ期有微動脈瘤或并有小出血點。(+)較少,易數。(++)較多,不易數。Ⅱ期有黃白色“硬性滲出”或并有出血斑。(+)較少,易數。(++)較多,不易數。Ⅲ期有白色“軟性滲出”或并有出血斑。(+)較少,易數。(++)較多,不易數。
增殖型也有三期: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體出血。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并發視網膜脫離。
2、國外學者為了使用簡便將本病分為三期:非增殖期、增殖前期、增殖期。
非增殖期(稱單純型、背景型):其特征為局部視網膜毛細血管閉塞,血管滲透性增強,表現為微血管瘤、點狀出血、硬性滲出和視網膜水腫。
增殖前期:特征為廣泛毛細血管閉塞,棉絮樣斑、點狀出血,廣泛微血管異常,靜脈呈串珠狀。
增殖期:視網膜產生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收縮牽拉視網膜脫離。
糖網與高血壓
糖尿病、高血壓為什么要查眼底?
糖尿病、高血壓病人,經內科醫生全面檢查以后,還要請他到眼科檢查眼底。糖尿病、高血壓與眼底有什么關系呢?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病,可影響全身各器官。但與眼睛的關系更為密切,可引起白內障、視網膜病變、暫時性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等,其中視網膜病變最為常見。眼底病變隨糖尿病病程加長,發病率逐漸升高。據國內報道病程在5年以下者眼底改變為38%~39%;病程5~10年者發病率為50%~56.7%;10年以上者發病率增至69%~90%。早期眼底檢查可發現視網膜后極部散在微血管瘤和小點狀或小片狀出血,視網膜靜脈充盈擴張、輕度迂曲。隨著病情的發展,除了微血管瘤和點、片狀出血外,同時出現白色或黃白色滲出,病變往往波及黃斑區影響視力。進一步發展,視網膜和視乳頭上出現廣泛的新生血管,并有結締組織增殖,視網膜反復出血,棉絮狀滲出增多,嚴重損害視力。晚期或嚴重病例,可反復發生大量的玻璃體出血,出血如不能完全吸收可產生機化條索,與視網膜粘連,引起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增殖條索牽拉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脫離,最后導致失明。
高血壓病人由于血壓長期持續性升高,可引起視網膜的一些病理改變。早期視網膜小動脈痙攣,檢查可見小動脈變細、反光增強。如果持續痙攣則可發展為動脈硬化,動靜脈交叉處有壓跡現象,嚴重者可出現銅絲狀或銀絲狀動脈。如果病情發展,血壓急劇增高,可出現視網膜水腫、出血和滲出,進一步發展顱內壓增高可合并視乳頭水腫。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陳倩雯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