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在很多人印象中,患了沙眼是小事一樁,滴下藥水不癢不痛就不再去醫院檢查了。說到沙眼會致盲,更多的人會覺得難以置信,尤其是生活在城市地區的人。但事實上,在落后的山區地方,沙眼仍然是導致眼盲的一個重要因素。在6月5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舉辦的沙眼科普講座上,眼整形專科主治醫生毛真博士提醒大家,如果出現眼癢、眼痛、異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癥狀時,最好要到醫院作詳細檢查;一旦確診是沙眼,一定要堅持治療,避免反復感染。
小小沙眼 也會致盲?
2013年6月6日是第18個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活動主題為“匯聚中國夢,2016年前消滅致盲性沙眼”。據毛真博士介紹,早期的沙眼是很容易治愈的,但如果患者沒堅持用藥導致沙眼反復感染,就有可能“恨錯難返”,對角膜造成致盲的傷害。
如果沙眼反復發炎、感染,會引起眼上眼瞼長出瘢痕組織。但是瘢痕組織缺乏彈性,這會讓上眼瞼內縮,從而出現睫毛內翻的現象。這些內翻的睫毛就像雨刷一樣,長期摩擦角膜上皮,造成角膜上皮的損害和角膜炎。同時,沙眼的淚液分泌減少會加重角膜上皮的損害,導致角膜上皮角化。最后,受損的角膜會呈現出皮膚樣外觀,患者因此而失明。
除了對角膜的損傷,沙眼性角膜潰瘍形成后繼發細菌感染,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縮。這些都可能造成嚴重視力損害,導致失明。
落后地區仍存在 中老年人多發
沙眼是世界衛生組織“視覺2020”目標重點防治的眼病之一。我國上世紀五十年代,沙眼患病率曾高達50%,有些地方甚至達到“十人九沙”的程度。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條件的改善,沙眼的流行得到顯著控制,但在個別地區、個別人群中仍呈流行狀態,沙眼致盲問題在我國還未完全根除。而中老年人由于不重視沙眼癥狀,也是沙眼致盲的高發人群。
據毛真博士介紹,沙眼的患病和病變的嚴重程度與環境衛生、生活條件密切相關。沙眼仍然是我國當前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主要集中在衛生條件較差的西北部地區和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如云南、寧夏、內蒙古等地。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燕君 通訊員:魏春福)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