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皮膚接受適量的紫外線照射有助于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然而,不經意間,紫外線也會給我們的眼睛帶來麻煩。
紫外線傷眼,變化多端
人眼對紫外線極為敏感,多種眼科疾病與紫外線脫不了干系。
紫外線通過光化學作用造成的角膜結膜急性損傷,使蛋白質凝固變性,角膜上皮脫落。其中,波長280納米的紫外線對角膜的損傷力最大。剛患病時僅感到雙眼有異物感和輕度不適,重者會感到燒灼、劇痛、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睜不開眼)等。如反復發病,可引起慢性瞼緣炎和結膜炎,結膜炎的癥狀及治療,慢性結膜炎,急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癥狀,過敏性結膜炎的治療,結膜炎的治療" href="http://m.zpeb.net/Oculus/jb/jiemy/" target="_blank">結膜炎。電光性眼炎俗稱“電焊眼”,常在電焊、氣焊、電爐煉鋼、使用紫外線消毒燈或水銀燈不當等的情況下發生,高壓電短路產生的弧光也可致病。一般在照射4~8小時后,雙眼同時發病,離光源越近,被照射時間越長,發病越早,癥狀越重。
即俗稱的“胬肉攀睛”、“翼子”、“羽肉”,是眼球鞏膜(白色部分)朝角膜(透明部分)長出的一小塊像小昆蟲翅膀樣的病變,病變遮擋瞳孔時能影響視力,多見于長年在室外工作的漁民和農民。發生翼狀胬肉的原因比較復雜。專家認為,翼狀胬肉的發生可能是紫外線損傷角膜前彈力層,使結膜下結締組織增生,并形成纖維血管組織向角膜中央侵入而引起。
白內障有很多種,其共同特點是晶狀體發生混濁,導致視力下降。其中最常見的是“老年性白內障”,它與長期受紫外線照射關系密切。紫外線穿透角膜后被晶狀體所吸收,能使晶狀體可溶性蛋白交聯凝聚,使晶狀體老化或變得不透明,最終發生白內障。紫外線對晶體的影響是可累積的,在紫外線較強的高原地區尤其明顯,西藏居民的白內障發生率遠遠高于平原居民。
視網膜變性
實驗顯示,紫外線尤其是長波紫外線UVA,可穿透到眼內深部,直達眼底而引起黃斑變性等視網膜病變。黃斑是視網膜上視覺最敏銳的部分,此處的病變能嚴重影響視力。
小心電焊弧光、消毒燈、驗鈔機、高原雪地
為使您的眼睛免受紫外線的傷害,請當心:
電焊弧光
電焊操作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使用特殊的防護面罩,即使工作時間很短,也要做好防護。操作時還要注意避免周圍兒童好奇觀看,要告訴他們電焊弧光很傷眼睛,讓他們躲開。
紫外線消毒燈
廣大醫務工作者在進行紫外線消毒時,給患者及家屬講清楚危險之余,自我防護也很重要。進行紫外線消毒時,應暫時關上門窗,待消毒完畢,應先關閉紫外線消毒燈,再做其他工作。
紫外線驗鈔機
這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紫外線光源,合格的驗鈔機一般都裝有紫外線防護罩。要注意正確的放置方法,避免燈管正對使用者的眼睛。不要貪圖便宜,購買那些沒有防護罩的劣質紫外線驗鈔機。
高原雪地
隨著青藏鐵路的正式通車,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得以圓夢西藏之旅。在盡情投入高原懷抱的時候,可不要忘了給自己選購一副合適的太陽鏡。選購時要注意,太陽鏡并不是顏色越深越好,顏色過深會影響能見度,看東西吃力,容易出現視疲勞,增加在高原活動的危險。選購太陽鏡應以能透過30%可見光為標準,以茶色、淺灰色為佳,其次是琥珀色、綠色,也可選用偏光太陽鏡。兒童最好使用以能抗破碎的材料制成的鏡片。
電光性眼炎,治療及時次日能好
一旦不小心患了電光性眼炎,要立即到醫院就診,用蜂地麻眼液點雙眼,每天三至四次,晚間用紅霉素眼膏涂眼,盡量閉目。身邊無現成的眼藥可用時,可取鮮奶點眼,每天四至六次,每次點后閉眼十分鐘。治療期間宜多閉目養神。鮮奶含免疫球蛋白和維生素C,可起到抗感染和營養作用。一般12~24小時后就能好轉直至痊愈。
對于疼痛引起的眼瞼痙攣(睜不開眼),可取黃豆大小的牙膏加適量的水攪拌成糊狀,均勻涂抹在眼瞼外面,再用濕毛巾敷在眼部,半小時后即可睜眼。重者半小時后再敷一次。注意,切勿將牙膏抹入眼內。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燕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