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白內障是一種致盲性眼病,在我國患者多達500萬人,逾整個眼病人數一半。白內障年輕化趨勢尤其要引起警惕。初期白內障會表現出什么征兆?該做什么檢查?下面我們來為大家介紹。
1、;。由于白內障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其對視力的影響也不同,若白內障長在晶狀體的周邊部,視力可不受影響,若混濁位于晶狀體的中央,輕者視力減退,重者視力可能只看見手動或光感,此外還可表現為近視度數加深,需要經常頻繁更換眼鏡;單眼復視或多視癥,眼前固定性黑影或視物發暗,畏光等癥狀,一般情況下白內障眼無紅痛癥狀。
2、老花眼癥狀減輕。很多老年人有時會忽然發現自己不戴老花眼鏡也能看得很清楚了,其實,這并不是一個好兆頭,此病會導致晶狀體凸度增加,屈光近點發生改變的原因。
3、晝盲或夜盲。還有感覺眼前有黑影出現,且出現形狀不變的點狀、位置固定或片狀陰影,時隱時現,形狀多變。
4、明亮光線下,許多白內障患者在明亮光線下,視力反而更差。這是因為瞳孔縮小,眼睛的光通道變窄所導致的,同時患有青光眼和此病的人,在滴用縮瞳藥后因瞳孔縮小,視力也會明顯下降。
5、色覺異常:白內障患者在早期階段,因為鏡頭的吸收更多的水和腫脹,上皮細胞間隙增大,這是充滿水的顆粒,當光通過它將產生折射,從而呈現彩色光,通常被稱為彩虹。
6、皮質性白內障癥狀以晶體皮質灰白色混濁為主要特征,其發展過程可分為四期:初發期、未成熟期、成熟期、過熟期。
7、屈光改變:白內障患者往往覺得自己老程度降低,但近視度數的增加,或沒有近視可能還需要戴眼鏡是為了看遠處的東西。
8、核性白內障晶狀體混濁從胚胎開始,逐步擴展到成人核,早期的黃色,與不透明,顏色逐漸加深的深黃色,深褐色;核密度增加,折射率增加,早期周圍皮層是透明的,因此,在黑暗中瞳孔散大視覺增強,和在耀眼的小學生視力卻下降。
了解了初期白內障癥狀,那么該做什么檢查?以下是關于白內障怎么確診的相關介紹。
1、檢眼鏡徹照法:將光線投入瞳孔區內,正常時可見均勻之紅影,如晶體或屈光間質混濁,則可見紅影中有黑點或黑塊,檢查時可令患者轉動眼球,看黑影移動與否,以了解混濁之部位。
2、裂隙燈檢查法:以裂隙燈作光學切面檢查,從前至后,可見許多明暗相間的層次結構,代表著不同時期的晶狀體核,各層次透明度不完全一致,其中以前囊,成人核前表面及胚胎后表面較為清晰。
3、虹膜投影法:以細光呈45度自瞳孔緣斜行投射至晶體,如晶體混濁位于核心部,在混濁區與瞳孔緣之間有一新月狀透明區,混濁越重陰影越窄。如晶體全部混濁則新月狀陰影完全消失。
以上就是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初期白內障會表現癥狀和相關的檢查。專家提示:在生活中就要時刻關注自己的眼部健康,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如果覺得眼部有什么不舒服,應該引起重視。
>>>推薦閱讀
白內障一般病程緩慢,早期臨床癥狀出現時往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白內障出現的主要癥狀是視力減退,具體癥狀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晶體是眼睛的主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眼睛調節焦距,白內障 的主要癥狀是使晶體混濁,視線模糊,老年人是白內障的主要病發群體,如果發現自己視線變模糊應該警惕白內障是否來臨。
白內障的確診要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還應該集合各種檢查結果才可以。
一、 檢眼鏡徹照法:將光線投入瞳孔區內,正常時可見均勻之紅影,如晶體或屈光間質混濁,則可見紅影中有黑點或黑塊,檢查時可令患者轉動眼球,看黑影移動與否,以了解混濁之部位。
說到青光眼,你會有哪些印象?老人病?頭痛?頭脹?事實上,“無癥狀”和“致盲”才是青光眼最形象的描述。2013年3月10日至3月16日是第六個世界青光眼周,今年世界青光眼周的主題是:“驅散青光眼陰霾,呈現每日清新世界”。3月12日上午,在中山眼科中心舉行的青光眼免費現場義診活動上,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劉杏主任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獨家采訪時提到,在前來就診的青光眼患者中,近三分之二的人在確診時便已經是青光眼中晚期。這都是由于早期青光眼沒有明顯癥狀,很多人不注意定期檢查,因而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責任編輯:劉彩婷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