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間歇性外斜在斜視的病例中約占一半。通常在1歲左右就發生,但在5歲左右表現較明顯。追蹤病史,可發現外斜程度隨年齡增大而逐漸嚴重。
對于間歇性外斜視的治療潘主任認為可以采取下面幾種有效方法,當然具體還需要看檢查情況:
1、睫狀肌麻痹屈光檢查有明顯屈光不正,特別是散光和屈光參差的患者,為保證視網膜清晰像,應該全部矯正;外科伴有近視乾,應該全矯;外斜伴有遠視者,矯正遠視將減低調節性集合,使外斜增加,需要全矯還是部分矯正,要完全取決于遠視程度、患者年齡和AC/A比值,通常小于+2.00D嬰幼兒,可不予矯正,較大患者為避免屈光性疲勞,矯正遠視通常是必要的。年老人有外斜伴老視眼,調節減弱,如有遠視,需要矯正,可以給最小度數以利于看近。
2、負球鏡用負鏡矯正間歇性外斜視,可做為一暫時性措施,或放于雙焦點鏡上半部,以治療分開過強;或放于雙焦點鏡下半部,以治療集合不足,刺激其調節性集合,控制外斜,這種治療方法,不應提倡,患兒用這種方法治療,常引起視力疲勞。
3、三棱鏡及遮蓋療法 底向內三棱鏡可加強雙眼中心凹刺激,約有1/2~1/3偏斜可用三棱鏡刺激融合得到矯正,最近有人提出在間歇性外斜視初期,遮蓋為一良好的非手術治療方法,用這種方法治療,大約40%患者其顯斜(看遠)可以變為隱斜。早期的間歇性外斜視,因為大部分時間為外隱斜,顯斜次數不多,偏斜度不大,不主張手術治療。
4、小度數間歇性外斜視,斜視出現頻率不是很高的患兒可以保守治療:
(1)、筆尖訓練,每天兩次,每次5-10分鐘。
(2)、多媒體光盤訓練,光盤有增視能,維視頓兩種。
(3)、戴負球鏡治療。
6、間斜性外斜視出現頻率比較頻繁應該考慮手術。
手術適應癥:
(1)看遠(六米)看近(33厘米)的三棱鏡斜視度大于20度(三棱鏡度)
(2)雙眼視力平衡的間歇性外斜視。
(3)弱視治療半年以上不提高者
經過檢查輻輳力逐漸減退。立體視功能破壞。
(責任編輯:張燕君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