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同一間病房的其他患者也偷偷地嘀咕開來:“就是嘛,得的是眼睛的毛病,跟全身有什么關系。”“報紙上經常曝光一些醫生為了多增加醫療收費而開‘大檢查’單的事呢!”“醫生搞創收……”
聽到這里,我基本上明白了病人的疑問。在醫患矛盾日益尖銳的今天,為了避免激化這方面的矛盾,做一些解釋是相當必要的。于是,我就在病房里開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答疑課”。
患者患了眼病,又需要做眼部手術,一般眼科醫生都會為患者開出一些必要的全身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血生化、出血和凝血功能、心電圖、胸部透視等。
這是因為眼部手術雖然只是眼局部手術,手術不大且多在局部麻醉下進行,但也要對患者全身重要臟器的功能進行檢查,以評價患者能否耐受手術。臨床上,由于患者全身重要臟器功能如心肺功能不全而無法耐受眼部手術,因眼部手術誘發全身疾病或導致原有全身疾病進一步惡化加劇的案例時有發生。上述全身檢查都有明確的臨床意義,可以協助醫生對患者全身重要臟器的功能進行評價。例如:
血常規檢查結果可讓醫生判斷病人是否存在血液系統疾病或感染,必要時可在手術前進行糾正和治療。而當存在全身感染灶、血白細胞增多時是嚴禁進行眼部手術的,因為有引起血源擴散性眼內感染的可能。
出血和凝血功能檢查更是所有手術的必查項目,因為手術時任何部位的切開均可引起出血。眼部手術雖小,但如是球外或眼眶手術,當病人出凝血功能異常時,仍有引起過量失血的危險,甚至會導致手術無法完成。
心肺功能的檢查更為重要,尤其對老年人。因為當病人患有嚴重的心、肺、腦疾病,如冠心病、心功能或肺功能不全、曾有心肌梗死或腦血管意外疾病史,接受眼部手術時,由于局部麻醉、眼球按摩、牽引眼外肌等引起的眼心反射,手術疼痛和手術操作等不良刺激,可能會誘導這些危及生命的疾病發作或加劇(如術中的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等)。
至于血生化檢測,這是因為醫生常會給術后病人常規使用抗感染藥物。這些藥物可能會影響病人的肝、腎功能。血生化檢測顯示病人有肝、腎功能指標異常時,醫生就能主動選擇一些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小的藥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全身不良反應。當病人需要通過靜脈給藥時,常需使用5%~10%葡萄糖溶液補充液體和稀釋藥物。當血生化檢查顯示病人血糖升高和患有糖尿病時,則禁止使用靜脈補給葡萄糖溶液,否則會引起血糖急劇升高。筆者就曾遇到一例眼外傷急診手術的病例,由于術前未能進行血生化檢測,術后仍常規使用葡萄糖溶液稀釋抗生素和皮質類固醇激素進行靜脈給藥,術后第三天查血生化,才發現患者的血糖濃度高達18.3毫摩爾/升。好在發現及時,馬上停止給藥并請內科會診進行治療,才沒有發生不良后果。
另外,很多眼病的發生還與全身疾病有密切關系。如視網膜和玻璃體出血多由高血壓、糖尿病所致;葡萄膜炎與全身免疫功能異常、結核病、風濕和類風濕等疾病有關;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或中央靜脈阻塞的常見病因也多為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而某些眼病又可能是全身疾病的重要表現之一,如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不但是全身疾病的主要表現之一,其嚴重程度也是判斷全身疾病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之一。甚至某些全身或相鄰器官疾病往往就是以眼科視力改變作為首發癥狀,而讓患者誤認為患眼病到眼科首診的。如視交叉和視路周圍組織的占位性病變,常以侵犯視力和視野作為首發癥狀出現。
談到這里,在場的患者和家屬臉上都露出了愧疚的神色,連護士也說這堂課上得太及時了。見效果已經達到,我也見好就收。在離開病房之際,我又強調了一句:“這些全身檢查不但有助于醫生尋找一些眼病的病因,而且對于需要接受眼部手術的患者,是非常重要、非做不可的,一定要完成我所提及的這些常規全身檢查。在對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有了一個基本評價后,才能決定是否進行眼科手術。”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瑩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