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在線首頁 > 新聞-產經 > 學術會議 > 正文

            2023中國生命科學大會在廣州隆重開幕! 院士領銜,近一千五百位嘉賓共襄高質量發展大計

            2023-05-21 10:19:41      家庭醫生在線

            2023年5月20日,“2023中國生命科學大會”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隆重召開,推進全球生命科學界合作,探索生命科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本屆中國生命科學大會,是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指導,由廣東省器官醫學與技術學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香港藥學會、廣東省醫學會、廣東省藥學會、廣東省護理學會等聯合主辦。


            會議邀請到國家衛健委、香港特區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區衛生局、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廣東省醫學會、浙江大學、暨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政府相關部門及權威機構領導和六位院士參會,一千多位嘉賓出席;以“生命科學·新理念新技術”為主題,以促進產學研融合為抓手,構建中國生命科學新生態,指引生命科學發展道路。


            中國生命科學大會執行主席何曉順、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鄭慶順、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孟安明、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副司長高光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等領導先后致辭。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致辭中指出,雖然西醫起源于歐美,但由中國科學家創立的器官醫學的理念與技術,有望開拓出醫學發展的全新賽道。未來我國科學家有望在器官移植、器官研究、器官教學、器官藥篩、器官治療、器官替代等領域實現一系列原創性重大突破及產品轉化,形成戰略新興產業集群,促進我國醫學科技和社會經濟發展。相信依托中國生命科學大會搭建的高水平、多學科的學術交流平臺,可進一步打破學科間的壁壘,推進學術創新與成果轉化落地,共創美好未來。

            本次大會共設立了主會場和七大分會場,主論壇和23個現場分論壇,舉辦了一百多場專題演講,共同探討人器官移植、人工智能醫療、癌癥治療、生物樣本庫建立、中藥創新等熱點話題,六位院士和幾十位業界專家的精彩演講,全面展示科研前沿的最新成果,介紹生命科學領域的新技術、新成就,展望未來新方向。


            20日還舉辦了“2023中國生命科學博覽會”揭幕儀式、“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聯盟”成立儀式和《Organ Medicine》雜志創刊啟動儀式。據悉,本次“2023中國生命科學大會”暨“2023中國生命科學博覽會”的召開,是進一步發展“大會+會展”全新模式的重要探索。本屆博覽會匯集了生命科學領域參展企業近400家,展覽面積近3萬平方米,接待專業觀眾達2萬人,以產學研融合為抓手,構建中國生命科學新業態,為生命科學領域“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提供綜合交流與服務平臺,打造生命科學領域知名品牌。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為大家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方面應用的最新進展。李院士指出,利用“AI+醫療健康”技術,有望給傳統醫療帶來根本性變革:目前,人工智能已可應用于早期新冠肺炎患者的篩查、肝衰竭電子病歷的建立、智能手術機器人的研發、智能藥物研發等多個領域;而人工智能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可實現個性化、精準治療,促進醫療健康相關產業和經濟轉型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藥理學專家楊寶峰在演講中總結了2022年醫學開發前沿的熱點、進展以及當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療、腫瘤治療與免疫領域、干細胞、基因治療、蛋白質折疊結構的精準預測和設計、藥物篩選、類器官、人工智能、器官移植等,對醫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腫瘤的免疫微環境錯綜復雜,腫瘤的動態發生發展以及細胞的異質性往往影響了免疫治療的療效。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在論壇上全方面地總結了目前免疫治療聯合其他治療的策略在臨床試驗中取得的進展與突破,包括免疫治療聯合靶向治療、化療、局部治療等,以及克服腫瘤異質性、緩解免疫治療耐藥的新型策略,為腫瘤聯合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臨床數據支持。

            眾所周知,風濕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病,但目前仍未有適合長程治療的理想藥物,而且用于精準診斷的生物標志物也不足。IgG的N-糖鏈變化,可能是風濕病的生物標志物,但是糖鏈豐度低,檢測困難。在當天的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西醫融合創新研究院院長劉良介紹了其團隊自主研發的能夠快速高效檢測IgG N-糖鏈的TiO2-PGC芯片,利用這一技術,團隊發現了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的強特異性、高敏感度的血清標志物,為風濕病的精準診斷實現了零的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在演講中分享了微生物安全與健康方面的最新進展,指出微生物是新的科技革命的“推進器”,因其資源種類豐富、生產特性優越等特點,具有廣闊的開發價值。鑒定微生物的種類,并利用不同狀態下微生物的基因組、宏基因組、代謝組等特性,可在人類疾病預測防控、公共衛生、食品安全、新功能研發、工業制造等多個領域發揮重要功能。


            針對人體器官進行功能與疾病機制的研究離不開離體器官養護相關技術的突破。中國生命科學大會執行主席、廣東省器官醫學與技術學會會長何曉順帶領團隊,研發出全球首臺多器官維護系統Life-X100,為離體器官提供氧氣及營養,并長時間維持其功能與活力,為器官水平的醫學研究與治療奠定了基礎。何曉順教授在論壇的演講中提出,基于Life-X100的技術,可在器官層面上精準開展醫學研究,開辟六大新領域:一是在活器官教學領域,能為臨床教學提供最為真實的手術培訓場景;二是在器官研究平臺上建立醫學基礎研究的全新平臺,該技術比細胞、模式動物等更加體現人類器官功能以及疾病的真實狀態;三是開創了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使器官移植從“冷移植”進入“熱移植”時代,從而大幅減少移植相關并發癥,加速術后康復,改善患者預后,減少免疫排斥反應的發生;四是在器官隔離治療,可將器官進行隔離灌注,為器官層面的疾病治療提供了全新的策略,減少全身治療帶來的危害;五是可建立人類疾病器官模型,將手術切除的疾病器官進行離體長時間維護,為創新藥物的篩選與研發、疾病發病機制的闡明等提供了全新的平臺;六是研發了新的腦復蘇急救設備,創立急救的新模式,為臨床提高急救成功率提供新思路。這些器官醫學新理念的探索與相關實踐,也受到國內外高水平研究機構的廣泛認可。何院長指出,器官醫學可能開辟醫學發展的新賽道,由中國在領跑世界,從而突破醫學長期由西方引領的格局。

             中國生命科學大會推進全球生命科技界通力合作,共同探索未知、實現醫學技術變革,為人類健康帶來更多福祉的重要措施。 本屆生命科學大會秉承“生命科學·新理念新技術”主題,將以促進產學研融合為抓手,以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粵港澳大灣區為依托,以促進產學研融合為抓手,構建中國生命科學新業態,打造基于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新型綜合交流與服務平臺,將努力發展成為國際生命科學協同創新、加速發展的催化劑,技術孵化、成果轉化的加速劑和高端服務的重要平臺,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知名品牌”,為中國生命科學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中國醫院的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王春蘭 通訊員:鄭亦楠、鄭英姿)

            相關推薦

            文章關鍵詞: 癌癥治療 器官移植 生命科學

            “他沒離開而以另一種方式活著” 中山一院器官捐獻者家屬分享催淚故事

            “當兒子知道他父親的器官捐贈結果的那一刻,用手指很認真一個一個地數著,他父親能救多少人,兒子說,我爸爸沒有離開,只是四處去體驗不同的人生……詳細>>

            美國一女子因器官移植感染新冠病毒去世?器官移植受者怎么預防新冠肺炎?

            器官移植受者需終生服用免疫抑制劑,其主要目的是預防排斥反應,然而免疫抑制劑卻會降低免疫力,易受到細菌、真菌病毒等病原體入侵,進而引起感染……詳細>>

            世界首例常溫機械灌注技術支持下盆骨環重建術,器官醫學在骨科又一創新

            近日,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學科帶頭人何曉順教授團隊受中山一院骨腫瘤科的邀請,利用常溫機械灌注技術完成世界首例離體下肢體外灌注+常溫……詳細>>

            2020年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成功舉辦

            12月26日至27日,2020年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展覽館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醫院協會、中國癌癥基金……詳細>>

            2023中國生命科學大會在廣州隆重開幕! 院士領銜,近一千五百位嘉賓共襄高質量發展大計

            2023年5月20日,“2023中國生命科學大會”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隆重召開,推進全球生命科學界合作,探索生命科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詳細>>

            • 馮小燕

            • 傅應云

            • 陳如沖

            • 李飛

            專家答疑少精癥患者一定會不育嗎?

            廣東省中醫院 專家在線解答網友疑惑

            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91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国产自产V一区二区三区C|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日韩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