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每年的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2022年9月21日迎來第29個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題為“知彼知己 早防早智—攜手向未來”。當天,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ADC)聯合主辦、靈北中國支持的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科普專場進行了線上直播,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神經內科副主任解恒革教授、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記憶中心主任王華麗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孫永安教授等神經精神領域權威專家做客直播間,聚焦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意在宣傳阿爾茨海默病(AD)的10個早期癥狀、12個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和診斷后的醫學與社會支持,攜手共克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看護難題。
知彼知己,認清AD的10個典型早期癥狀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億人,占18.70%。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群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為3.9%,患者超過10,296,000人(按照全國60歲以上人口基數2.6億人計算)。阿爾茨海默病因腦損傷不可逆、可能導致全面失能等原因,已然成為困擾人類腦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成為積極應對我國老齡化的重要課題。
解恒革教授表示,“對待阿爾茨海默病,我們要知彼知己。‘知彼’是首先要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征兆,同時要了解哪些因素會促成或者加重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發展,只有了解它,才能做出具體的行動。‘知己’則是要對照檢查自己,看看目前是否存在早期患病的不典型癥狀,以及知道自己目前的認知功能處于何種狀態。”
解恒革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有10個典型的早期癥狀,包括:記憶力減退、語言能力衰退、失去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力、思維判斷能力下降、情緒和行為發生改變、退出社交活動、做不好熟悉的工作、把握做事進度有困難、丟三落四找不回東西、出現異常行為等。其中,對于早期的患者,遠期的記憶力可能還是保留的,不能因為老人的遠期記憶力非常好,而耽誤了他的早期就診。“如果老人有以上的情況,我們一定要有所警覺,趕快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
關口前移,從“早診早智”到“早防早智”
2021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的主題是“早診早智”,今年主題為“早防早智”,從“診”到“防”雖一字之差,但“防”體現了上醫治未病之道,體現了業界對于阿爾茨海默病預防關口前移的共識,即在疾病未發生時積極通過遠離危險因素來做到預防,實現阿爾茨海默病的早防和早診,才能實現“早智”,“智”是“治”之所向。
孫永安教授認為,“診”和“防”不一樣。“早診早智是患者有癥狀主動去醫院就診,但阿爾茨海默病是一個很慢性的病程,可能在真正患病之前15年、20年,大腦里有一些有害的物質緩慢損害大腦的神經元,剛開始我們不會有任何臨床癥狀,但隨著時間的積累,有癥狀時大腦已經有了顯著的變化。當大量神經元被破壞了,有癥狀的患者才去診斷和就診,錯過了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孫永安教授表示,“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確切病因,科學界尚未有定論,但有12個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包括缺乏教育、高血壓、肥胖癥、抑郁癥、缺乏運動、聽力障礙、吸煙、糖尿病、缺乏社交、過量飲酒、頭部受傷、空氣污染等。如果一生做好這12大因素的控制可以減少40%的癡呆發病的風險,甚至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
規范藥物治療,打贏認知障礙管理的持久戰
阿爾茨海默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治療目標在于幫助患者改善認知功能、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照護者負擔。目前,在臨床上,普遍認為認知癥狀是癡呆的重要臨床標志,但精神行為癥狀(BPSD)往往影響疾病的發展。記憶減退是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表現之一,但是伴隨的精神行為癥狀(BPSD)更需要高度關注。BPSD導致老年癡呆癥患者生活質量下降,使他們難以照顧,并加重照料者的負擔。
“阿爾茨海默病這一類認知障礙目前的病因還不是很明確,要想完全根治這個疾病,目前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對于臨床醫生來說,目前還是選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和谷氨酸功能受體拮抗劑的比較多。”王華麗教授表示,“一方面我們對阿爾茨海默病不要過度恐慌,另一方面還是要對治療抱有希望,雖然它不能根治,但還是能夠通過藥物進行一定程度的延緩。認知障礙的管理是一場持久戰,在這場抗爭中,如果我們能夠采取積極的視角,接納疾病、包容患者、支持家庭,這將會是全社會面對阿爾茨海默病認知障礙困境的一個最佳作為。”
靈北中國總經理霍衍思(Jens Hoeyer)表示,“作為一家專注于發現和開發腦部疾病創新治療方案的全球制藥公司,靈北一直致力于幫助患者恢復腦部健康,使每個人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靈北中國一直在推動阿爾茨海默病的科普教育,聯動政府、專家、媒體等各方力量,讓人們更加了解疾病防治知識,從而能夠更從容地應對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和照護者的生活質量。靈北深耕中國市場,秉承患者至上的理念,我們希望不斷提高患者對藥物可及性,推動中國腦部健康領域事業發展。”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王春蘭 )
“事實再一次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沒錯的!”95歲李大爺的兒子感慨。本次尋醫,李大爺的家屬驅車2600公里帶著他跨越大半個中國才來到廣州暨南……詳細>>
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都是獨居生活,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身心需求。對于老年人來說無非就是身體健康且手中有錢,兒女陪在身邊。若以上需求得不到滿……詳細>>
難免會出現有剩飯菜的情況,直接倒掉不舍得;但儲存不當會滋生細菌,增加患胃腸道疾病和食物中毒風險。關于隔夜食物到底能不能吃,很多人陷入糾結……詳細>>
近段時間,自南京祿口機場開始的新冠疫情蔓延到了全國多個省市地區,疫情也再次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昨天(8月6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詳細>>
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追求性愛的權利,老年人也是如此。但上了年紀后在性愛方面力不從心,易出現早泄或勃起功能障礙,根本無法獲得愉悅感,為能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