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春節里少不了美味佳肴的陪伴,在這個大快朵頤的美好時機,但如果突然“張不開嘴”可就尷尬了。近日,街坊張女士就遭遇這么個憋悶的事——莫名其妙地嘴巴張不開了、臉頰還疼得碰不得,這是怎么回事?
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碰到過這種經歷:張口哈哈大笑時突然下巴卡住了、張嘴咔咔響;亦或者像張女士這樣突然張口困難……出現這些情況,小心遇上“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下巴”不好使了,這個病要警惕
正值春節,各種美食當前,但張女士卻意外發現自己張不開嘴了、“下巴”動不了了,緊急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復科就診,醫生告訴她可能與近期頻繁咀嚼、進食堅硬食物有關,導致肌肉疲勞、顳下頜關節負荷過重,繼而出現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廣醫三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劉震介紹,顳下頜關節,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下巴”,是人體最為復雜的關節之一。題下頜關節由顥骨關節窩、關節盤、下頜骨突以及周圍的韌帶、肌肉組織等共同組成,該關節與下頜功能運動(例如開閉口)密切相關,也是我們頭部唯一一個能自主活動的關節。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主要表現為關節區或面部的疼痛,張口度的減少,關節功能受限。好發于20-40歲中青年女性,絕大多數人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呈年輕化的態勢。顳下頜關節紊亂病,隨著疾病的發生發展,患者可出現關節區的疼痛、彈響,關節絞鎖、張口困難,頜面部肌肉的痙攣、疼痛,髁突的吸收等癥狀。
顳下頜頻繁的彈響、卡頓或疼痛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如無法順利進食、說話等;進一步發展可能會造成關節結構的破壞與顏面形態的變化。
緊張焦慮、不良咀嚼習慣等,可致“顳下頜關節紊亂”
哪些因素會導致出現“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廣醫三院康復醫學科主管治療師仝林介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心理因素:
緊張、焦慮、抑郁、恐懼、情緒波動等,都會引發顳下頜關節紊亂。我們的成語中也可尋跡相關性,比如咬牙切齒,咬緊牙關等,以口腔狀態表達心理狀態。
2、行為習慣
偏側咀嚼、托腮姿勢 會破壞雙邊平衡性,運動軌跡發生偏移,紊亂隨之而來
緊咬牙/磨牙,喜嚼硬物 關節負荷過重,牙齒磨損增加,影響牙齒暴露量,頜位出現變化,伴有疼痛,除了影響顏值外,甚至出現開頜。
長時間大張口 盤后韌帶松弛增加關節盤前移的風險
3、牙合關系
錯頜畸形(深覆合等),牙齒缺損等
4、其他因素
熬夜疲勞,脊柱姿勢不良,外傷史、環境因素(寒冷)、代謝因素、免疫因素、基因因素等
“3M”綜合康復治療
劉震主任介紹,顳下頜關節紊亂雖然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出現了明顯的癥狀就要及時就醫。通常情況下,就診及時,疼痛及張口受限等癥狀均能得到有效改善;反之,則可能導致病情遷延不愈,癥狀反復發作。“對于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治療,經過檢查評估,去除需手術的情況后,可采用‘3M’技術進行綜合康復治療。”仝林介紹。
1. 物理因子治療Modality
采用超聲波、超短波、激光、低中頻理療,消炎鎮痛、促進組織修復。
2. 手法治療Manual
運用專業的關節松動技術緩解疼痛,增加張口度。
3. 運動療法Movement
使用特定的動作設計和下頜運動訓練提高對顥頜關節的控制能力,增加關節穩定性,改善關節運動軌跡、消除彈響。
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還要關注患者力線的整體性,有些患者還需要向下檢查脊柱、骨盆,足底!
如已經發生“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劉震主任提醒,患者在康復階段要注意:
1. 注意保持下頜休息位
2. 放松心情拒絕焦慮
3. 改正咀嚼習慣,雙側交替咀嚼
4. 少食硬物
5. 患側關節避免受壓
遇到特發性髁突吸收、退行性骨質改變、骨關節炎等骨關節病變,需前往口腔科,向正頜正畸、頜面外科等專科醫生就診。
醫學指導:廣醫三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劉震、康復醫學科主管治療師仝林
(責任編輯:羅敏效 通訊員:白恬)
文章關鍵詞:
幾乎每個人都希望擁有高挑身材,身高取決于遺傳和后天環境,雖然遺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后天環境因素,尤其是長高的兩個關鍵時期內,保證足……詳細>>
2023年2月以來,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連續報告了鸚鵡熱病例,經治療均已痊愈。疫情發生后武義縣疾控中心立即開展個案信息詢問、流行病學調查、……詳細>>
糖尿病是發病率較高的代謝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除了糖代謝紊亂外,也伴有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應遠離高脂肪和高糖……詳細>>
痛風一直放任不管就會生成痛風石,痛風石一般發生在關節周圍、關節以及皮下區域。痛風石并不是小問題,可破壞軟組織、軟骨以及肌腱,不僅僅影響形……詳細>>
年僅40歲的董事長突然離世。金龍羽29日晚間公告稱,接到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永漢家屬通知,鄭永漢因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現今社會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