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2021年12月12日-15日,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干細胞生物學分會主辦,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干細胞與組織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共同承辦的中國干細胞第十一屆年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
干細胞年會現場圖片
本次年會陣容強盛,由多位院長大咖坐鎮。季維智院士擔任大會主席,裴鋼院士和周琪院士任大會名譽主席。本屆會議線上直播與現場會議結合,多名院士、近百位干細胞領域的頂尖學者齊聚一堂,共吸引線上、線下參會代表近千人。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干細胞生物學分會會長季維智院士、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劉奕志教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葛堅教授在現場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季維智院士:中國干細胞研究位于世界第一梯隊
季維智院士稱中國干細胞的研究,在世界上發展是屬于第一梯隊。而這次大會選在廣州舉辦也是看重廣州在干細胞領域中的地位,不僅可以促進干細胞的學術交流,還可以促進地區干細胞研究和發展,廣州在干細胞領域潛力無限,多做功夫,是可以做到引領作用的。
季維智院士
劉奕志教授:干細胞治療或將用于兒童先天性白內障
干細胞在眼科領域主要有幾個突破性進展,最重要的是成體干細胞領域。劉奕志主任表示已經發現了人體晶狀體干細胞,可幫助治療小孩先天性白內障疾病,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的小孩晶狀體渾濁,但成年人可以用人工晶狀體替代,小孩不可以,所以在發現晶狀體干細胞基礎上,改變了它的內環境,改良手術方式,讓這些患病的小孩重新長出透明的,新的晶狀體。劉奕志主任表示這個治療方式還在做臨床研究,而且已經做了幾百例臨床試驗,效果比較好,要爭取把這一突破變成常用的治療方法。
劉奕志教授
劉奕志教授還介紹了現在進行的角膜干細胞的研究,因為角膜也有干細胞,體外皮膚組織本來是不透明的,通過重新編程把它變成透明的細胞,用于治療角膜類疾病。但這個技術還沒有應用到臨床研究上。干細胞移植在全球上有些領域用得比較廣泛,但還是存在一些困難,干細胞這個領域很熱,很有前景,但也有很多困難,需要去研究,干細胞要研究好、應用好,需要遵循嚴格的倫理,不能違反人類的倫理。
葛堅教授:視網膜類器官研究有很大的發展
在視網膜類器官領域,干細胞研究將為治療不可逆致盲眼病提供一個相當好的途徑。葛堅教授表示,目前干細胞研究一是干細胞可以發展成類器官,從皮膚、血液里提取細胞,在體外孵化成所需要的器官,如目前嘗試從干細胞培養視網膜,并在動物實驗中有初步肯定的結果。二是激活,激活殘存的干細胞,通過激活殘存的、不表達的干細胞,讓其再生。
目前在干細胞對視網膜相關疾病進行治療的相關研究,一個青光眼和一個老年黃斑病變,已經有一定進展,但離應用在臨床還有很長的路。葛堅教授表示,“現在研究主要問題是功能問題,這個目前比較難解決,因為視網膜的神經元比較難完整的移植過去,這部分需要摸索,但現階段理論上的動物實驗給了團隊很大的信心。”
葛堅教授
此外,葛堅教授坦言雖然干細胞研究很有前景,但目前面對干細胞領域一定要理性,不能過分擴大它的宣傳。所謂的干細胞療法,很多均沒有充分的臨床證明,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現在對于干細胞的研究就只是剛剛開始,就像建一座橋,現在才建起橋墩,還需要做很多的研究。
(責任編輯:龐栩光 )
文章關鍵詞:
2022年6月1日,中山眼科中心張秀蘭教授團隊基于眼底彩照預測青光眼發病及進展的長文論著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詳細>>
眼睛脹痛、畏光流淚、頭痛惡心......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癥狀可能在提醒你,小心青光眼。青光眼發病迅速,對視力損害不可逆,嚴重時可導致永……詳細>>
濕性老年性黃斑變性(簡稱“濕性老黃”)是50歲以上老年人最常見的黃斑類病變,對視力的影響非常大。如果不經治療,2年內有80%左右的患者會……詳細>>
成年靈長類是否存在活躍的神經發生現象依然存在爭論。2022年5月30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劉勝/劉奕志/向孟清團隊聯合在Nature ……詳細>>
我國是近視大國,數據顯示,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已超6億,過去10年來,我國近視手術儼然成為現象級熱潮,越來越多人選擇手術矯正視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