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所有人員即刻做好防護,馬上有一位高處墜落的患者要送進來!”6月7日9時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廣中醫三院)急診科主任李輝緊急通知相關人員。一名因摘芒果從高處墜落的患者即將從廣州市荔灣區白鶴洞街轉送廣中醫三院,病情危急。(截止發稿,白鶴洞街仍為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區)
經過廣中醫三院急診科、外一科、外二科、麻醉科、ICU等多學科專家團隊全力救治,該名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目前已轉入ICU進行后續治療。
患者全身多發傷,多學科聯合會診,緊急實施搶救
39歲的夏先生從8米高的芒果樹上墜落,左側腰部撞擊至樹下圍墻,導致腰腹部疼痛。“這名患者被送過來的時候神志已經模糊,處于休克狀態,在李輝主任的指揮下,已經在急診搶救室進行了初步搶救,”外二科劉石勇副主任醫師說道,“經過急診科、影像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創傷骨科、檢驗科等多學科聯合會診,患者肋骨骨折,全身多發傷,左腎在腎門部橫斷、分離,為V級腎損傷(最嚴重級別),急需手術治療。”
接到通知的麻醉科手術室第一時間做好術前準備后,患者被緊急送往負壓手術室。術中發現左腎在腎門部橫斷、斷面出血,腹膜后大血腫,降結腸近脾曲處漿膜層破裂,在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的精心配合下,進行了左腎切除術+結腸修補術,病人出血量高達2500ml。手術歷經3個多小時,術程順利,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術后轉入過渡病房。
與死神較量,一場“特別”的搶救
在疫情中高風險區包圍之下,還要嚴防死守,防止病毒的侵入。“與平時搶救的不同之處在于,這位病人來自高風險地區,從院前急救、檢查檢測,再到手術、術后,全部需要在嚴密的疫情防控措施下進行,”麻醉科手術室副主任張新建介紹道,“病人生命垂危,這一切都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對我們是極大的考驗。”
如此高效的應急處置過程,正是得益于廣中醫三院醫護人員在日常不斷地進行應急演練和培訓。
疫情下,“120體系”仍高效運轉
據李輝醫生介紹,自廣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急診科全員上陣,肩負起荔灣區南部片區120救治的重任。
一接到120指令醫院便立即出車,同時落實病人是否為“核酸陰性”和“綠碼”。將病人送達醫院后急診科立即采取二級防護,再次為病人采集核酸標本送檢驗科加急檢測。可以說,廣中醫三院的急診科為疫情下的120救治樹立了標桿。通過對在院人員進行集中管理、分區待命,嚴格規范安全防護和洗消,確保每一輛救護車、每一名急救人員的防護、洗消落實到位等措施,確保了疫情下120體系的高效運轉,使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作為荔灣區南部片區的一家公立三甲中醫醫院,廣中醫三院始終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重要位置。
疫情以來,廣中醫三院黨委高度重視,堅決果斷、爭分奪秒抓防控落實,及時研判形勢、研究策略,采取“人物環境同防”的舉措,進一步筑牢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設置預檢分診、自查改進發熱門診、加強防疫物資儲備、明確第一責任人制度,舉全院之力助力廣東廣州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硬仗。
(責任編輯:葉群華 通訊員:王劍、李鎵洧)
文章關鍵詞:
2021年5月16日,上海 — 在第十屆“世界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日”之際,為進一步提升公眾對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的認知,加強對患者群……詳細>>
近期,廣東陸續出現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工作正緊張有序地開展。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走動是行之有效的保護好自己的方法,對推進疫情防控有……詳細>>
2022年8月19日,“全新呼吸”中國哮喘患者在線登記數據庫系統建設項目Ⅱ期(以下稱“項目”)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順利舉辦。詳細>>
2月9日下午,我院召開2022年度宣傳工作暨首屆“健康杯”科普作品征集大賽表彰大會,全面總結上一年度新聞宣傳工作情況,表彰本年度在文化活……詳細>>
送走5月迎來6月,疫情未消失,抗疫仍在繼續。目前,全市各個新冠核酸監測點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核酸檢測工作,而今天,中山三院一線的醫護卻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