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暗藏了不為人知的秘密 你竟都不知道
擁有健康的牙齒,我們才能夠享受美食,吸收各種身體所需營養物質,關于牙齒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小秘密:側睡會睡出大齙牙,患牙周病孕婦容易流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關于牙齒的7個秘密。
1、睡姿不正會睡出“大齙牙”
加利福尼亞州牙醫學博士喬·斯拉文說:老是偏側睡眠,不管是偏向左邊還是右邊,都會擠壓到牙齒骨骼和面部,造成牙齒和面部發育不對稱。嚴重的牙列不齊表現為“地包天”或“大齙牙”,更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面部畸形。正常情況下,牙齒應該以自然的方式協調地排列在一起,但如果牙齒排列不整齊的話,咀嚼的壓力會損害這些牙齒,更加重了牙列不齊的病情。此外,咬合不正還可能導致偏頭痛。如果矯正齒列、改善咬合,疼痛通常就會消失。
2、牙齦出血小心糖尿病
伊利諾伊州牙醫學博士隆恩說:糖尿病的最初征兆之一就是牙齦出血。我對我所有患牙齦出血和牙周骨質疏松的患者抽取血液樣本,結果發現他們中的許多人是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
3、漱口水會使你口干
紐約市牙醫學博士蓋瑞說:含酒精的漱口水會使你口干。盡管在半小時里你帶有宜人的薄荷味,但之后口臭就會卷土重來。
4、孕婦患牙周病流產幾率大
大部分人以為牙齦偶爾腫脹、不舒服,只能說明火氣大,喝點降火的青草茶或椰子汁即可退火。其實牙齦腫脹的感覺正是牙周慢性發炎的征兆,牙周組織就是在這些時好時壞的反復腫脹中,慢慢地遭到破壞。很多人認為刷牙時牙齦出血,是刷牙力道過猛所致,其實輕微的出血也是牙周病的信號。罹患牙周病的患者,心肌梗塞與中風的幾率是一般人的3倍。孕婦若有嚴重的牙周病,流產或新生兒體重過輕的幾率,是一般口腔健康者的7至10倍。
5、口香糖不能去細菌
如果你希望減少口腔中的有害細菌,經常食用木糖醇(口香糖中含有的糖替代品)可增加唾液分泌,使口腔內酸堿值維持在pH5.5左右。但這不代表含木糖醇的口香糖可以將口腔內的細菌去掉,要預防蛀牙,光吃口香糖還不如正確刷牙。
6、齒面瓷牙貼片別濫用
牙醫學博士卡琳說:齒面瓷牙貼片已被濫用。有些病人只是想洗牙,某些診所卻建議他們磨掉一層牙面,再貼上瓷牙貼片。貼片雖然能使牙齒更堅固持久,但如果你只是想讓牙變白,使用牙齒漂白劑即可;如果牙齒不整齊,那就做矯正。
7、汽水是牙齒的“液體電鋸”
威斯康星州牙醫學博士克里斯說:我把汽水叫做“液體電鋸”,它能腐蝕牙齒。汽水可不只是糖水,它是酸性物質。喝酸性飲料如汽水、檸檬汁時,最好用吸管,可減少酸性物質對牙齒琺瑯質的直接傷害。
吃什么對牙齒好
枸杞子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余?!薄澳I衰則齒豁,腎固則齒堅?!辫坭阶佑醒a益肝腎之功,久服堅筋骨,故可補腎固齒。藥理研究表明,枸杞子有促進牙周膜或纖維細胞增殖及附著作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以“補腎固齒”為原則,主要采用枸杞子等而研制的“增壽固齒飲”,對老年性牙周炎的防治效果甚佳。也可采用枸杞子內服,每日30克,嚼碎后用溫開水送服。
大棗
常言道:“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但日本廣島大學齒學部的科研人員新近的研究為棗損齒正了名:棗不僅不損齒,而且對健齒有益。他們為找出預防齲齒的中藥,曾對74種中藥一一進行篩選,結果從大棗中提取分離出烏蘇酸和夾竹桃酸,這兩種成分能控制蛀齒菌產生酶,免使糖蛋白沉淀下來形成菌斑,而且不影響口腔其他細菌,不破壞口腔菌的菌系平衡,沒有副作用。所以,老年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可常食大棗,不僅可以健脾養胃,還可以保護牙齒,可謂一舉兩得。
蜂蜜
新西蘭的科研人員研究發現,蜂蜜不僅可以抑制造成齲齒的細菌生長,而且還能減少酸類物質的數量,這樣就可以阻止細菌制造葡聚糖,而葡聚糖是細菌產生的一種多糖,它可以黏附在牙齒表面,進而破壞琺瑯質而使牙齒松動、脫落。蜂蜜的抗菌能力較強,但比抗生素溫和,可以用來治療牙周病。
(責任編輯:黃嘉露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多處口腔潰瘍能否使用華素片
2024-10-24右側下智齒反復疼痛伴嗓子疼怎么辦
2024-10-24反復口腔潰瘍一年且近期眼疲勞,如何治
2024-10-24牙槽中間有黑點導致的牙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四環素、強的松、保太松、安乃進配一起
2024-10-24四環素和多西環素是中成藥嗎?老人使用
2024-10-24吃東西咬到嘴就長口瘡,舌頭也長,為何
2024-10-24含氟牙膏的抗齲齒效果究竟怎么樣?
2024-10-24
熱門文章
長智牙引發牙齦腫痛,如何應對?
2024-10-24口瘡反復發作?這些療法幫你快速緩解
2024-10-17刷牙只是清潔了一半的口腔,你知道還需刷舌苔么?
2024-10-11牙不好全身遭殃!從0歲到60歲的“護牙指南”,一篇給你講全!
2024-09-23口角炎,不是上火那么簡單
2024-09-18什么是前牙深覆蓋?
2024-09-09智慧牙是什么?專業解析與處理建議
2024-09-02為什么月經不能拔牙?專業解讀與三大理由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