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
1.腹瀉l天腹瀉次數多在lo次以下,大便黃色或帶綠色,水分不多者,為輕型腹瀉。重型腹瀉,腹瀉嘔吐嚴重,每天排便一般在20次左右,大便常呈水狀或蛋花湯狀。
2.嘔吐輕型腹瀉偶有嘔吐。重型腹瀉嘔吐嚴重,每天可在10次以上。
3.全身癥狀 輕型患兒全身癥狀不明顯,無發熱,無明顯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的表現。重型患兒大多有發熱、煩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繼而昏迷,可引起神經系統、心、肝、腎等功能失調,有明顯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的表現。
常用中成藥
本病屑中醫
泄瀉之范疇,可分5型辨證施治。
1.傷食型 腹脹腹痛,瀉后痛減,大便腐臭,狀如敗卵,常伴嘔吐,舌苔厚膩,脈滑。
治宜:消食化積,和中止瀉。
可用:
保和丸、大山核丸、
化積散、
小兒化食丸等。
2.風寒型 便稀多沫,色淡,臭氣輕,腸鳴腹痛,或伴發熱,鼻塞,流清涕,輕咳,口不渴,舌苔白潤,脈浮。
治宜:疏風散寒,化濕祛邪。
可用:酉香正氣散、暑濕正氣九、暖臍膏、
健胃止痛片等。
3.
濕熱型 大便如水樣,內雜不消化食物,色綠或黃,日十余次,肛門灼熱發紅,小便少色黃,舌質紅,苔黃膩,指紋紫。
治宜:清熱利濕。
可用:加味香連丸、香連化滯九、木香擯榔片、胃生力片等。
4.
脾虛型 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便稀或水谷不化,帶白色奶塊或食物殘渣,每于食后瀉,面蒼白,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無力。
治宜:健脾止瀉。
可用:七味白術散、小兒參蒼白述散、小兒止瀉片、小兒香梧丸、
啟脾丸等。
5.脾腎陽虛型 久瀉不止,食入即瀉,完谷不化,甚則脫肛面白肢冷,形瘦
畏寒,精神萎扉寐后露晴,舌質淡,苔薄白,脈微紉。
治宜:補脾溫腎。
可用:附子理中丸、
四神丸、補脾益腸丸等。
常用西藥
1??诜a液少量多次,適用于輕型患兒。
①家庭簡易配方:糖4克,食鹽0.71克,碳酸氫鈉0.51克,氯化鉀o.3克,
水200毫升。
②ORS配方: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2。液體療法 適宜重型腹瀉的患者。常用5%或lo%葡萄糖,5%葡萄糖生理鹽水配伍應用。
3.抗菌素 適宜于細菌性腹瀉。首選新霉素,每天50一100毫克每公斤,分次口服,連續5天,強調大量短程;亦可用慶大霉素l一2單位/公斤/日,分3—4次口服;多粘菌素B10萬單位/公斤/日;吡哌酸每天30一50毫克/公斤,一天量分3—4次口服,療程5—7天。
以上藥物可聯合應用。但須在醫師指導下。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