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最常見、較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腎毒性和耳毒性,對孕婦和胎兒都有一定危害。
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對胎兒的影響與三個因素有關:
用藥時的胎齡 一般藥物致畸的敏感時期是受精后第15~60天。胚胎第4周耳朵及神經開始生長發育,直至7個月完成。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具有耳毒性,對發育完全的聽神經也有損害,故其應用時間的限制不僅在器官形成期。
藥物的性質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將藥物對胎兒危險性分為5個等級,即A、B、C、D及X級。氨基糖甙類藥物如鏈霉素、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屬于D級,即對胎兒的危害有明確的證據,除非在搶救孕婦而又沒有其他藥物代替時才用。而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新霉素屬于C級,即在動物實驗中對胎仔有致畸或殺死胚胎的作用,而對人沒有相應的研究,此類藥物在選擇應用時比較困難,要十分慎重。一般來說,孕期最好不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
藥物的劑量 有些人由于不知道懷孕,打了一針或服了幾片上述藥物,是否對胎兒有影響,應該怎么觀察?
國內曾有報道,檢查胎兒的聽力器官發育、了解聽功能,可在妊娠27周以后,做聲振刺激試驗。孕齡27周以后聽力正常、聽功能成熟的胎兒,對聲振刺激經耳蝸感受及聽覺通路傳導,再通過神經反應,改變胎兒的行為狀態,表現為胎心加速、胎動增加。
對于胎兒聲振試驗陰性者,可于出生后做聽性腦干反應測試。用≤60分貝,受測者潛伏期正常者為正常,潛伏期延長為異常;對本項測試異常或可疑者,可于3、6個月及1年后復查。這項測試應由專業醫師進行,以便得出正確結論。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梁燕瓊 )
文章關鍵詞:
婦女懷孕期間患有某些疾病,如膽絞痛、嚴重創傷,以及分娩時劇烈而難忍的陣痛時,常常要求醫生打嗎啡止痛。孕婦能不能打嗎啡,什么時候能用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