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膠囊劑是藥物最常見的劑型之一,是指將藥物或加有輔料充填于空心硬質膠囊或彈性軟質囊材中而制成的制劑,具有能掩蓋藥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藥物的穩定性、體內起效快等優點,但如果服用方法不當,可能引起胃部不適,尤其需要避免以下4點。
1、讓小兒服用膠囊。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的陳慧副主任醫師曾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介紹:“一般來說,3歲以下的小寶貝們不宜用片劑或膠囊劑等,一是因為孩子吞咽動作尚不熟練,弄不好會有哽噎甚至窒息的風險,二是因某些藥物味道讓小寶貝們難以接受。所以,一般多給小寶貝們選用顆粒劑、滴劑、泡騰片或口服液。”
2、服用膠囊后立即躺下。一些患者在吃完膠囊后喜歡立即躺下,實際上這會增加膠囊滯留于食道的風險,加快藥物的釋放,若藥物對食道、胃部有強烈的刺激性,可能會造成食道甚至胃部的損傷。因此,患者最好站立服膠囊,即使無法站立,也應盡量坐起來,豎起上半身,待膠囊完全咽下后再躺下。
3、干吞膠囊。一些患者會因身邊沒水而干吞膠囊,這會增加膠囊在食道中粘黏的風險,可能使藥物提前釋放,損傷食道或胃部。通常建議服用膠囊前先喝50毫升左右的水潤滑食道,然后再以200毫升左右的溫水送服。
4、送服膠囊的水溫過熱。用熱水送服膠囊,膠囊的明膠殼易發生軟化,粘在食道,從而造成損傷。若軟化的膠囊到達胃部,快速裂解釋放出對胃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更會加劇胃部不適。因此膠囊宜采用不超過40℃的溫水送服,尤其是一些活菌制劑,水溫過高會造成活菌被滅活。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推杯換盞是不少人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節目,但春季寒冷也是不少疾病的高發季節,不少人吃了藥就去喝酒,這可能引發哪些嚴重后果?為什么吃了藥不宜……詳細>>
老年人是心腦血管疾病、痛風、糖尿病等疾病的高發人群,往往需要長期用藥治療,老年人長期用藥容易引發各種不良反應,這是為什么?老人用藥過程中……詳細>>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疾病,不少人感冒后會自行購買藥物服用。市面上的感冒藥多為復方制劑,不少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果患者自行大量服用……詳細>>
咳嗽是多種呼吸道疾病都可引起的癥狀,很多人會自己到藥店選購止咳糖漿服用,但市面上止咳糖漿種類較多,患者應該怎么選?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詳細>>
元宵節后,很多人開始了坐上長途交通工具返程上班,但乘坐長途交通工具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暈車困擾著不少人,應該怎么預防暈車?可以服用哪些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