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不少藥品說明書和處方中經常標注用法是“每天3次”,不少人認為是一日三餐的時間服用,一般選擇餐后服用。實際上“每天3次”一般是指間隔8小時,如果隨三餐服用,會影響藥物在體內的濃度,從而影響藥效。
每天3次是指24小時內服用3次藥品,如果沒有特殊要求,應該在早、中、晚時段服用,每個時段間隔8小時。如果隨著用餐時間服藥,會導致藥物的吸收過程主要在白天完成,于是,白天血中藥物的濃度會比較高,毒副作用也隨之增加;而夜間由于長時間沒有藥物進入體內,血藥濃度過低,會影響療效。
尤其是一下幾種藥物,患者服用時應加倍注意:
1、抗生素。如果血中的藥物濃度忽高忽低,不但影響療效,還會誘發細菌耐藥。
2、抗癲癇藥和治療震顫麻痹的藥。藥物濃度過高時,毒性增加,而濃度過低時,病情得不到控制,可能引起震顫麻痹發作。
3、降壓藥。如果降壓藥的濃度不穩定,血壓可能出現波動,如果兩次服藥距離太近,可能出現低血壓;反之可能血壓過高。
但某些時候,服藥應根據用餐時間調整,如降糖藥和抗酸藥,由于血糖或胃酸的高低與進食有關,這兩類藥不是隔8小時一次。
(責任編輯:蘇雅婷 )
阿司匹林是一種常見藥物,特別是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上,有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降低出血的效果,生活中有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同時服用阿司……詳細>>
牛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鈣、磷、鐵、鋅、銅、錳、鉬等,而且營養豐富,不少人喜歡早晨喝牛奶,但生病服藥期間則應注意用藥前后一小時內不要喝牛奶……詳細>>
抗菌藥物包括抗生素和磺胺類等,能起到殺菌和抑菌活性的功效。現在市面上的抗菌藥物達到好幾百種,但每種抗菌作用的藥理作用不一樣,帶來的不良反……詳細>>
冬季天氣較寒冷,人們全身血液循環速度減慢,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如哮喘、肺炎、支氣管炎、感冒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尤其是兒童,感冒或已經成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