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藥物熱是指在治療疾病使用藥物的過程中因藥物導致的發熱,是臨床常見的藥源性疾病。多種藥物都可能引起藥物熱,因此患者應遵醫囑正確用藥,勿因不當用藥加大發生藥物熱的風險。
藥物熱和普通發熱的不同,其主要特征為一旦給藥停止藥物熱將消失,其次還有以下幾點:
1、如果是首次用藥,發熱可經7~10天左右的致敏期后發生。
2、藥物熱患者體溫上升后會逐漸下降。如果繼續用藥,體溫會再次上升,且找不到其他病因,多表現為持續高熱,常達39℃,甚至40℃以上,但其他癥狀并不顯著,精神狀態、食欲等一般良好,用退燒藥效果多不明顯。
3、藥物熱常伴藥疹,也有不伴藥疹的單純性藥熱。表現有惡寒(或寒戰)發熱,熱型有弛張熱、稽留熱、間歇熱或微熱。停藥后,發熱會在1~2日內消退。
藥物熱屬于藥品的不良反應,多種藥物都可引起藥物熱。抗生素引起的藥物熱最為常見,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克林霉素、喹諾酮類、磺胺類等,其中又以青霉素、阿莫西林等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等都有較高的藥物熱發生率。常用的撲爾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以及抗結核藥等也可能引起藥物熱。
出現持續高熱但找不到病因,應懷疑出現藥物熱,此時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停用可疑藥物,同時注意有無其他過敏癥狀,如典型的皮疹、哮喘等。如確定藥物熱,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責任編輯:蘇雅婷 )
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一份“中國首份抗生素的全國使用量與排放量清單”:“2013年中國抗生素總消耗量16.2萬噸,其中人用7.8萬噸,動……詳細>>
服用藥物用水送服是最基本的,而有很多人喜歡用熱水送服,認為熱水可以使藥物效果揮發更快,達到更加的治療效果。但其實有些藥物用熱水送服反而會……詳細>>
小兒的身體抵抗力比成人弱,面對生活上的病菌,稍不小心容易被“打倒”。而小兒生病是爸爸媽媽最擔心的事情,用藥是小兒康復的一大途徑。那么小兒……詳細>>
過敏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引起過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本身就是過敏體質,一旦接觸到過敏原,就會導致過敏現象的出現。過敏的程度不同,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