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退化,容易患病。生病了就自然得使用藥物,老年人用藥有什么原則?
【原則一】3類藥物從小劑量用起
醫生開諸如降壓藥、抗尿酸藥、降糖藥等以“降”為目標的藥物時,常會叮囑患者要從小劑量用起。一些藥品的說明書中,也提到建議從小劑量開始服。這個過程其實是為了讓身體逐漸“適應”藥物,同時避免藥物帶來的傷害。
降壓藥
除了高血壓危象和惡性高血壓等急癥高血壓外,降壓不宜過快,一般血壓在服藥后1~4周內逐漸下降,在1~3個月內穩定達標,對患者而言較好。如果血壓下降過快、過低,心腦腎的血液供應會突然減少,易誘發心絞痛、腎衰竭、腦卒中等嚴重并發癥。所以服用降壓藥宜從小劑量開始。
抗尿酸藥
治療痛風時,降低尿酸的過程就像瀑布落下,落差越大,患者承受的壓力和打擊就越大。如血尿酸降低太快,關節里的尿酸就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排出,不但會加劇患者的關節炎癥,還會加重腎臟排泄尿酸的負擔。因此抗尿酸藥宜從小劑量開始服用,緩慢平穩降低尿酸最理想。
降糖藥
降血糖也需要從小劑量用起,如果降血糖過快,易造成患者低血糖,嚴重時患者甚至會面臨休克風險。
老年人的內臟功能隨年齡的增加開始逐漸衰退,耐受能力降低,對血壓、尿酸、血糖的突然下降會更加敏感,心腦血管意外、肝腎損害、低血糖風險大大增加,為安全起見,更應該從小劑量開始服藥,然后根據血壓、血尿酸、血糖的控制情況,逐漸調整用量,直到取得滿意的效果。
【原則二】選用降糖藥需掌握注意
藥物降糖一直是糖友降糖的主要方式。不同的用藥人群需要遵守不同的使用降糖藥的原則。
1.降血糖時千萬別忽視藥物引起的低血糖,嚴重的低血糖可能會危及生命。低血糖有可能誘發心率失常、心肌梗塞、腦卒中等,對老年人及從事某些特殊職業的人,如駕駛、高空作業來說尤其危險。血糖的顯著波動還會損傷血管、加速動脈硬化等,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2.對長期使用胰島素注射的患者,尤其是對本身就伴有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體重增加也是一大困擾。眾所周知,體重增加會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但很多人大概還不太清楚的是,體重增加會引起或進一步加重胰島素抵抗,直接影響血糖控制的效果。
3.關注腫瘤高危人群。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較正常人偏低,這類人群患某些癌癥的幾率可能相對高一些。專家建議,已經患有癌癥的糖尿病患者,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糖尿病患者,應該在向醫生咨詢后選擇適宜的胰島素藥物以避免癌癥的威脅。
【原則三】老年人用藥注意監測身體狀況
因自然衰老,機體各器官功能狀態、生理機能已發生變化,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物效力動力學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常規用藥量已不適合,宜小劑量或從小劑量開始,據病人反應逐漸調整。典型藥物地高辛作為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房性纖維顫動的主要用藥,維持量應從小量開始(0 .125m g/d),藥物達穩定狀態下每月抽血檢查一次,并且根據效應和血清地高辛水平來調整。
老年人對大多數藥物的敏感性較青年人高,特別是應用心血管藥物、降糖藥、鎮痛藥等,服用該類型藥物時要注意監測血壓、血糖、神志、出血癥狀。老年人用藥期間應注意密切觀察其軀體、認知或情感方面的癥狀,都應考慮藥物不良反應或病情發展。
【原則四】聯用藥物注意服用方法
老年人基礎疾病多,病情常需多種藥物治療,但會產生藥物的相互作用,所以要著重注意藥物聯合應用時的相互作用。老年人用藥要抓住主要矛盾,盡可能避免同時使用多種藥物。一般情況下,當需服用幾種藥物時,其中胃藥、鈣片需空腹吃,降脂藥晚上吃,降壓藥要按時服用。
【原則五】觀察照顧要細致
使用藥物的目的,是為了治愈疾病,控制病情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達到這些目的,老年人用藥應注意這五大用藥原則,保證藥物發揮其應有的療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責任編輯:黃莉莉 )
進入老年期后,各個器官開始衰弱且抵抗力弱,難免會有多種疾病纏身。患有疾病時必須用藥,但老年人的肝腎功能有所減退且排泄速度慢,易出現不良反……詳細>>
不少藥物的藥品說明書上往往都標有“腎功能不全者慎用”、“老年人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這是為什么? 詳細>>
老年人高血壓應遵循合理用藥、小劑量給藥、緩慢增量的原則,個體化用藥,避免驟然停藥,以免導致血壓反跳。在無危險因素及靶器官損害情況下,首選……詳細>>
老年結核的治療與其他年齡組相同,仍應遵循“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這5條原則。詳細>>
如果家里有老年人或高血壓病人,血壓計是不可缺少的。對高血壓患者乃至許多中老年人來說,一臺好的血壓計的作用無異于一個盡職盡責的監督員,隨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