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長期以來,國家對于醫藥行業腐敗現象都極為重視的,不僅僅是因為腐敗行為的危害性,更重要的是醫藥行業的特殊性。有病不敢求醫,能不進醫院就不進醫院,百姓對就醫如此抵觸的這般心理,皆源自越刮越烈的醫療腐敗之風,具體表現為開單提成、檢查黑洞、藥價虛高、專家走穴等[1] 、醫患關系緊張。
據媒體披露,在藥價中,營銷費用所占比例超過三成,其中很大一部分成為賄賂醫院相關人員的“黑金”。這意味著腐敗已成為“看病貴”的重要推手。有法律界人士認為,遏制醫療行業腐敗,需要完善相關立法進行制度反腐。
所以,近年來,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對于醫藥腐敗問題都嚴厲調查打擊,杜絕這些醫藥腐敗行為。近日,從某些程度看,國家的醫藥反腐調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接二連三的反腐敗調查引起眾多醫藥高管重視
盡管對醫藥業腐敗的打擊已持續一年,但讓外國企業真正不寒而栗的是在一個月前,當時中國警方對葛蘭素史克中國業務負責人馬克銳(Mark Reilly)提出腐敗指控。馬克銳被禁止離開中國,可能面臨數十年的牢獄之災。
就在此事發生前,這些高管們就對警方和監管機構一波波的現場調查及中國媒體針對很多全球制藥公司腐敗行徑的指控報導心驚膽戰。多名法律界和醫藥業消息人士稱,對馬克銳的指控讓很多高管關心一切可能發生的事件。
據悉,通過大肆賄賂醫院、醫生、醫療機構、醫藥相關協會組織等醫藥銷售相關部門及其所屬人員推銷藥品,葛蘭素史克牟取非法所得數十億元。葛蘭素史克表示對這些指控“深感憂慮”,稱對于賄賂行為零容忍。
二、不少在華外籍高管紛紛尋找退路
全球制藥商拒絕就中國警方的腐敗調查及其對于高管士氣的影響進行評論。但黃仲蘭和兩名醫藥業高管稱,對于涉及需要為中國的銷售和營銷人員負責的崗位,有些高管正在重新考慮其中的法律風險。調查人員已將矛頭對準了這些工作人員,以及他們是如何與公立醫院的醫生和行政人員打交道的。
有些高管和法務顧問就離開中國避免在未來的調查中落網尋求法律建議。一名消息人士稱,有些頂級高管正在積極尋找中國以外的職業發展機會。其他人則考慮短期避避風頭,直到風聲過去。通過轉移至國外,一旦公司接受任何正式調查,這些高管不會被逮捕。他們說,這些高管已尋求前往新加坡、香港和其他目的地重新任職的建議。
兩位在不同跨國制藥公司就職的醫藥高管稱,有些跨國企業發現想要吸引工作人員前往中國變得更難了。其他高管則認為,葛蘭素史克只是“一錘子買賣”,更關心不要觸犯美國《海外反腐敗法》(FCPA)。該法案可適用于與美國有商業往來的諸多公司。Harris Moure律師事務所駐青島合伙人史蒂夫·迪金森(Steven Dickinson)表示,這種想法大錯特錯。迪金森說:“每周我都會在電郵中說你搞錯了,你根本沒機會被美國法律所制裁,因為你會在中國入獄。”
國家加強了醫藥行業腐敗行為的調查力度后,隨著越來越多的醫藥腐敗案件被揭發,不少在華的外籍高管都憂心忡忡,為了避開這些醫藥反腐敗調查,高管們也紛紛咨詢相關律師建議尋求退路。
(責任編輯:蔡妙瑩 )
文章關鍵詞: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葛蘭素史克中國業務前負責人馬克銳已經回到中國,協助警方進行賄賂案調查,并被要求在調查期間不能離境……詳細>>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遏制醫療行業腐敗,需要完善相關立法進行制度反腐。 所以,近年來,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對于醫藥腐敗問題都嚴厲調查打擊,杜絕這……詳細>>
近日英國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其皮下注射劑型(SC)Benlysta(belimumab,貝利木單抗)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詳細>>
歷經10個多月的偵辦,葛蘭素史克(GSK)的商業賄賂事件真相浮出水面。5月14日,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發布消息,關于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詳細>>
葛蘭素史克(GSK)與其合作伙伴Innoviva近日宣布,向美國FDA提交了補充性新藥申請(sNDA),擴大Trelegy Ellipt……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