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胃寒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證候。胃寒的常見臨床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許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涼的食物,或天氣一變冷,氣溫下降,胃就痛,腹瀉等。怎么辨別自己是不是胃寒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針灸科羅鴻宇醫生介紹,一般胃寒的人,在身體、尤其是腹部受寒以后,就會感覺到小腹疼,但是,一用熱水袋敷一下,或者喝點溫開水,疼痛就會緩解,這就是辨別胃寒最簡單的方法。胃寒臨證主要分為胃虛寒(胃陽虛)和胃實寒兩型。
胃實寒就是寒邪侵犯了胃,是因受寒或過食生冷而引起的疾病,以常見癥狀為上腹部發涼、冷痛脹滿甚至劇痛、遇寒加重、得溫則緩解。特點為發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治療以散寒止痛為主,可用厚樸溫中湯。
胃虛寒證即脾胃虛寒證,是由脾胃陽虛、消化功能衰退引起的疾病。老百姓口中的“胃寒”多屬于這一類型,主要癥狀有腹部冷痛綿綿、喜溫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吃飯不香、食后腹脹、四肢發冷、大便清稀、進食生冷癥狀加重等。特點為病程長、病勢較緩,治療以溫中散寒為主,可用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適用于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附子理中丸的主要成分是附子(制)、黨參、白術(炒)、干姜、甘草,輔料為蜂蜜。這些藥物對人們身體的影響較小,不會對身體產生什么危害。主要的功效就是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和手足不溫等病癥。一般建議附子理中丸在飯前服用,因為附子理中丸屬于補益類中藥,補益類中藥除了特殊規定的一般是飯前服用,這樣利于藥物的吸收,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所謂“是藥三分毒”,那么胃寒如果不吃藥要怎么調理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幾個注意事項:
1、補充“好細菌”護腸胃:腸道中棲息著數以億計的細菌,比如益生菌和致病菌等,前者的作用在于平衡各菌群,維持腸道健康。當有益菌的“總體實力”小于有害菌時,腸道菌群的平衡就被打破,可能導致便秘、腹瀉等多種問題。北京空軍總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簡一平說,生活中常補充益生菌不僅能提升有益菌的戰斗力,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 增進腸道蠕動,還能改善細菌所在的腸道環境,抑制有害菌生長。酸奶、奶酪含有益生菌,另外,為 了刺激益生菌的增長,還要多吃含豐富低聚糖的食物,比如香蕉、大蒜、蜂蜜、洋蔥及蘆筍等,因為低聚糖是腸道內益生菌的養分。
2、常吃纖維清腸道:研究發現,人每天攝入20~25克膳食纖維,能讓腸道更“環保”。高纖維飲食可降低食道癌、胃癌的風險。簡一寧表示,蔬菜、水果中所含“水溶性纖維”較多, 能清掃腸道,并調整腸內菌群環境。不僅防癌,而且能緩解便秘,對腸胃健康大有裨益;五谷雜糧中所含“非水溶性纖維”較多,可刺激腸壁蠕動,縮短食物在大腸 中滯留的時間,減少有害物質的吸收。因此,飲食營養要均衡,不要吃一大堆單一食物,而應每種食物都攝入一些。全谷物、菠菜、花椰菜、蘋果、西蘭花、梨、豆 類食品等都應該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3、放慢吃飯速度:多項研究發現,狼吞虎咽的吃飯方式,容易導致體內積食,增加腸胃負擔,減緩腸道蠕動速度。而且如果你吃得太快,食物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等無法得到充分吸收,會造成營養大量流失。久而久之,腸胃就會失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張曉東說,慢慢吃飯,能夠讓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不至于停留在腸道中造成堵塞。建議每頓飯至少吃25分鐘以上,老年人最好一口飯咀嚼20次以上。因為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時,能夠與唾液結合生成唾液淀粉酶,而這種物質恰恰是促進消化的主要動力。最好和家人、朋友一起用餐,放慢速度,這有助于改變吃飯太快的習慣。
4、每頓七八分飽:饑一頓飽一頓,面對不喜歡的食物寧愿餓著,而見到愛吃的就一下吃到撐。長此以往,腸胃就要“罷工”了。張曉東表示,哪怕是愛吃的東西也不要“一次吃個夠”, 每頓最好都只吃七八分飽,加餐也不要過多。要讓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則很容易消化不良。另外,飯前飯后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習慣,比如飯前盡量不吃冷食; 飯前適當喝幾口湯或水,促進消化液分泌,但不可過多;飯前、飯后一兩個小時不做劇烈運動;少吃太油、太咸、太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腸胃。
5、飯后休息片刻:研究發現,飯后休息片刻,可增強胃腸抵抗力,尤其在中午,要盡量小睡一會,避免胃腸道血流量進一步減少。不過,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劉征堂提醒,晚飯后要隔一段時間才能休息,因為晚上睡眠時,大部分器官進入代謝緩慢的“休養”狀態,此時強迫胃腸道“緊張工作”,不僅胃黏膜得不到修復,還 會促使胃在大量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同時,破壞胃黏膜,導致胃糜爛、胃潰瘍等病。因此,晚飯后不久就睡,食物滯留胃中,無異于“睡以等病”。
脾胃病“三分治七分養”,無論哪種類型的胃寒,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生活起居要規律,飲食定時定量,常八分飽;多吃松軟、易消化食物,如粥、羹類等;飲食要溫熱,忌生冷堅硬;天氣轉寒時,注意增減衣服;保持情緒穩定和樂觀。平時可自制糖蜜紅茶飲,即紅糖、蜂蜜、紅茶適量,用水沖服。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附子理中丸溫中健脾,主要用于治療嘔吐泄瀉,脘腹冷痛,脾胃虛寒等疾病。那么,附子理中丸有什么注意事項?對此,共同詳細解答下吧! 詳細>>
理中丸,理脾胃,調理脾胃的意思,由于脾胃虛寒,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濁,脾胃為氣機升降之中樞,調理中樞使中樞正常運轉。那么,使用附子理中丸……詳細>>
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黨參、白術(炒)、干姜、甘草組成的傳統中成藥方劑,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那么附子理中丸有什么適應……詳細>>
胃虛寒主要癥狀有腹部冷痛綿綿、喜溫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吃飯不香、食后腹脹、四肢發冷、大便清稀、進食生冷癥狀加重等。特點為病程長、病……詳細>>
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于是陽虛的本質更易顯露出來,所以常發生五更瀉又叫雞鳴瀉,特點是餐泄,就是頑固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