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每年12月份很多醫院和藥店的患者就會突然多起來,這其中相當多的人不是為了看病,而只為“開藥”。今年,突擊購藥的時間比往年提前,進入11月份以后,部分社區醫院不少醫保患者就突擊“囤藥”,怕到年底常用藥都被搶光了。對此,專家呼吁用藥一定要遵醫囑,普通的感冒也分很多種,“囤藥”后擅自用藥風險不小。
藥店
感冒藥賣得火實行限購措施
常女士家住衛國道附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經常要用感冒藥。前兩年她都是臨近12月底才去醫院開點感冒藥,以備不時之需,后來發現臨近年底社區醫院、醫保藥店的藥都不全了,所以今年一進11月份常女士就開始到醫保藥店買藥。與常女士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記者走訪了老百姓大藥房、敬一堂等藥店發現,醫保購藥的銀臺幾乎都排起了長龍,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天一次性購買多盒感冒藥的市民越來越多,昨天銀翹解毒片、清肺消炎丸都賣光了。”
針對醫保購藥的顧客,藥店實行了限購措施。記者在南開區一家醫保藥店看到,醫保患者一次性拿藥不能超過80元,其中感冒藥和咳嗽藥限購一種,不能同時購買兩種以上。
市民
怕年底藥不全提前把藥買好
在本市一家二級社區醫院的內科導診臺前記者發現,一些患者跟護士說“開點藥”后,就被安排到一間專門“開藥”的診室。診室里有兩位醫生,每位醫生面前都有兩三位患者排隊等著開藥。“醫生,我的降壓藥開足一個月吧,另外,再給我開一點治療感冒和咳嗽的中成藥。”一位大爺直接從兜里掏出寫好的“明細單”,藥名、藥廠、單價一應俱全,好像是到藥店來“提貨”的。記者詢問大爺為什么買這么多藥,大爺說,“這個月不開,下個月藥就不全了,只能去三甲醫院開了。三甲醫院報銷的藥費少,不合適。”
本市一家社區醫院的內科醫生介紹說,臨近年底,很多病人就診時都會要求醫生開足藥量,還會附加一些常用藥。“這部分患者大多有醫保,而且幾乎都是醫保的門診報銷額度還沒用完,因此突擊在年底前開藥。”
提醒
服藥須遵醫囑時間也有講究
針對年底醫保患者突擊購藥的現象,專家呼吁市民千萬別擅自用藥。記者昨日采訪本市多位三甲醫院的內科專家了解到,我國每年有250萬人因用藥或藥物不良反應致病住院,其中20萬人死于用藥不當。“肚子痛是常見癥狀,該怎么用藥呢?”有的人選擇止痛藥,有的人選擇止瀉藥,還有人選擇消炎藥或者胃藥,實際上,導致肚子痛的原因有幾十種。“感冒也分幾個類型,如風寒型、風熱型及流行型等,用藥一定要遵從醫囑區別對待。”
專家表示,除了要遵醫囑正確服藥外,每天的服藥時間也是有講究的。比如解熱鎮痛藥一定要在飯后服;降壓藥都需要保持相對恒定的血藥濃度,有的藥是一日服兩次,應每隔12小時服1次;每日服3次的藥需每隔8小時服1次,不少患者往往在三餐前后服用,這樣白天血液中藥物濃度較高,而夜間較低,影響療效。(記者侯硯)
(責任編輯:徐茜茜 )
文章關鍵詞:
2019年12月5日,2018-2019年度“中國家庭常備藥品”評選結果在重慶正式發布。此次“家庭常備藥品”評選采用大數據與網民實時投票……詳細>>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難免出現頭痛腦熱等小病小痛的情況,很多小問題不需去醫院,自行在家用藥即可。所以家中需常備一些常用又實用的藥品,一起來看看……詳細>>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和家人擁有健康的身體,在疾病突發時能沉著應對。每年都有更新、更安全或療效更好的新藥出現,過去常用的經典藥物又是否還被大家……詳細>>
在短短一生中難免會碰到各種小病小痛,一些小問題也可以自行在家解決,如身體上的小傷口、輕微感冒、鼻炎等。在家庭藥箱中需備好幾種實惠有效的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