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采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肛門專科首席專家
肥胖與糖尿病減重外科學科帶頭人 汪建平(專家預約)教授
減肥,被稱為女人的終身大事,對于肥胖的人來說,減肥更是重中之重,可是減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時下一種減重手術悄悄出現,吸引了不少人關注的眼光,但是這種手術你真的合適嗎?會不會存在什么風險?近日,家庭醫生在線編輯就這些問題采訪了肥胖與糖尿病減重外科學科帶頭人汪建平教授。汪建平教授表示,減重手術除了能治療肥胖及糖尿病,而且能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但是并非每個“胖子”都合適。除此之外,汪建平教授也針對減重手術幾個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汪建平教授
Q1:肥胖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
時下,不少年輕美眉天天叫著要“減肥”,從醫學角度出發,如何判定肥胖呢?“目前肥胖癥最常用的測定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從一個人的體重指數計算,也就是BMI。”汪建平教授介紹,BMI的計算方法是:BMI = 體重(kg)÷ 身高2(m2),例如某人70kg,身高1.70m,則:BMI=70/1.702=24.2。根據這個定義(成人標準),理想體重的BMI< 25,BMI>27即診斷為肥胖癥,而25<BMI<27則為超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年度報告顯示,我國目前BMI>30的人群約占總人口的3%,肥胖的人數至少在3000至4000萬之間。”
可不要小看這個肥胖癥,肥胖癥對人體健康影響可不小,早在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出警告稱,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險,每年至少導致280萬人死亡。汪建平教授提醒,“肥胖癥可使人們預期壽命平均減少6-7年。其中年輕患者(35歲以下)嚴重肥胖癥(BMI>40),男性預期壽命減少20年,女性則減少5年。”除此之外,肥胖癥還會導致多種生理和心理疾病,如骨關節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癥、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不育等,或由于社會偏見,出現抑郁、社交障礙等心理問題。
Q2:減重手術是什么意思?
對于肥胖癥人群,單純節食、運動減肥效果并不大,尤其當體重指數超過35時,常規的控制飲食和運動減肥已經不適合,主要是因為此類人群常伴有代謝疾病,且因超重,關節壓力大,運動易產生較大的健康風險。于是,減重手術在這幾年逐漸流行起來,那么究竟什么是“減重手術”呢?為什么這種手術能達到快速減肥的效果?汪建平教授表示,減重手術的原理主要是通過微創外科手術對胃腸道進行重新“改建裝修”,使胃的有效容積變小,食量大幅度減少,而且曠置了部分小腸,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雙管齊下從而實現減重的目的。目前,比較常用的手術方法包括腹腔鏡胃旁路術及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
腹腔鏡下胃旁路術示意圖
腹腔鏡下胃袖狀切除術示意圖
汪建平教授介紹,對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減重手術治療具有良好的療效。目前,肥胖2型糖尿病的手術療法已被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和ADA接受為治療糖尿病的手段之一。據美國、歐洲15年的隨訪數據顯示,減重術后超重體重可平均下降80%,且有超過50%的糖尿病患者術后血糖回歸正常、避免長期口服降糖藥;此外,絕大多數糖尿病相關代謝綜合征,如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等,亦因減重手術得到逆轉、回歸正常。“目前在中國,肥胖減重手術做了3000多例,但是我估計,再過5年,很多肥胖人士都會采取這種手術方法進行減肥,社會上也會越來越重視減重手術。”汪建平教授稱。
Q3:每個人適合做減重手術嗎?
不過需要注意一點,減重手術效果雖好,但并不適合每位肥胖癥或糖尿病患者,“單純性肥胖的BMI>32,或者糖尿病患者的BMI>27,建議實施減重手術;年齡16至65歲;無其他腹部手術禁忌癥等。”汪建平教授提醒,只有達到肥胖癥才能考慮是否適合進行減重手術,如果是類似從“整形美容”角度出發,則不建議做手術。
“每一位病人,都要經過一系列評估檢查,才決定是否適合做手術,并不是單純說體重指數達到了,就可以馬上實施手術,這些只是列入考慮范圍,還需要去專業醫院進行一系列評估。”
Q4:減重手術的風險大嗎?
當然,作為一種手術,減重手術也有它的風險,究竟它的風險有多大呢?汪建平教授解釋,大眾對減重與糖尿病手術的風險存在一定的誤解,手術風險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常見的并發癥主要包括消化道并發癥(出血、瘺、胃食管反流、潰瘍等)、肺栓塞、深靜脈血栓、內疝、呼吸系統并發癥(肺不張和肺炎)、膽囊炎和膽石形成等。我們總結8年多的經驗,總的并發癥發生率為0.4%左右。”汪建平教授笑說,其實,減重手術的死亡率被證實低于其他常見的手術,如膽囊切除術等,其危險性是非常低的,所以各位患者不必過多擔心。
特別指出的是,減重手術對患者的損害實質上是遠遠小于肥胖癥的損害,在肥胖人群中,未實施手術的患者相比實施減重手術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10倍,而由糖尿病造成的死亡率是減重與糖尿病手術死亡率的5倍以上。“總的來說,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顯然比做了手術要差很遠。”
Q5:減重手術之后飲食營養情況怎么樣?
減重手術之后,胃縮小了,小腸也縮短了,會不會引起日后的營養不良?“由于肥胖患者本身是營養過剩的狀態,怎樣讓身體處于一個營養均衡狀態?在管不住自己嘴巴的時候,只有靠手術來限制。手術的目的在于重回營養均衡,對人體的各項指標一般不會有影響。從國外15年的觀察數據來說,減重手術并不會影響人體整體營養情況。”
不過,汪建平教授提醒,減重手術術后并不代表飲食可以隨心所欲,還需形成新的飲食習慣,來促進并維持糖代謝的改善,同時又能補充必需的營養,避免產生不適。“如低糖、低脂飲食;根據手術方式不同,有些需每日補充必需的維生素,根據指導補充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保證每日足量液體的攝入,建議不少于2000ml,避免碳酸飲料等。”
對于減重手術之后,體重會不會出現反彈的問題,汪建平教授表示,“一般不會”,減重手術并不是肥胖治療的終結,術后還要進行飲食和運動管理;另外,需要個案管理師對患者情況進行貼身跟蹤,觀察營養情況,及時進行調整,避免多種并發癥的發生。
專家資料:
汪建平,博士,外科學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組長,中央保健局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津貼,美國外科學會成員,日本消化外科學會會員,亞洲腸造口協會中國區主席,中山大學附屬胃腸肛門醫院首任院長、首席專家,肥胖與糖尿病減重外科學術帶頭人。從事胃腸外科工作近40年,熟練掌握腹腔鏡微創技術,目前個人腹腔鏡4級微創手術的年手術量超過400余臺,每年全國各地會診手術超過100余臺,目前已培育博士研究生50余人,指導進修醫生300余人,為推動我國外科事業的規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自2007年開展減重手術至今,已積累了超過8年的豐富經驗,尤其對單純性肥胖、糖尿病合并肥胖、腫瘤合并肥胖的外科治療有獨到見解。
聯系方式: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胃腸肛門醫院
肥胖與糖尿病減重外科中心
減重手術專家門診: 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員村二橫路26號1號樓19樓A區
短信咨詢:13828190263
辦公電話:020-38250752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陳添許 通訊員:簡文楊)
自從明星經紀人楊天真自爆做了減重手術之后,這項手術就被人所熟悉,不少人把減重手術當成減肥最后一根稻草,這股熱潮甚至蔓延到網紅圈,打開互聯……詳細>>
減重手術是指通過手術的手段達到減輕體重的效果。減重手術可分為多種類型,大多數與胃腸道的切除有關。其他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減肥手術方法,還有抽……詳細>>
減重手術,是一項針對肥胖人群以減肥為目的的醫學治療手段。然而,不少人對減重手術還存在不少誤區,更認為做完減重手術后就能馬上變瘦。對此,暨……詳細>>
2019年2月,北京青年報曾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山東萊蕪的小伙王浩楠曾以668斤的體重成為目前公開報道的國內第一胖,2018年7月成功實……詳細>>
減重手術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減輕體重的方法。減重手術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包括胃切除手術,胃旁路手術等等。減重手術對于患者的效果需要結合患者自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