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小兒的正常排便和腹瀉
責任編輯:趙樂樂 家庭醫生在線綜合 2010-6-25
如果寶寶排便次數或糞便中的含水量突然增加,甚至有血絲,那么,腹瀉的可能性便提高了。腹瀉伴隨的癥狀包括發燒、脫水和腹痛,除了會引起家長照顧不便外,局部的刺激也會讓寶寶的會陰部發紅、糜爛。據統計,滿六個月的寶寶約有50%曾經至少發生過一次腹瀉;而當寶寶滿一周歲時,幾乎每個寶寶都有過腹瀉的經歷,有些寶寶甚至發生過3--4次。
在臨床診斷上,腹瀉可以粗分為急性腹瀉與慢性腹瀉兩種。一般而言,發作時間在兩個星期以內的為急性腹瀉,超過兩個星期以上則為慢性腹瀉。而慢性腹瀉常引起消化吸收不良,長久以后會出現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的現象,甚至還會有其他器官的并發癥。在急性期內,若寶寶水瀉厲害而水分又補充不夠,就會造成脫水現象。輕微的脫水,病兒可能只有皮膚、嘴唇干燥,眼眶及腦前囟門輕微下陷;中度脫水時,腦前囟門或眼眶下陷會更加明顯,尿量也會減少,時常伴有血液酸中毒而導致呼吸急促的現象;嚴重脫水時,可能會并發休克及急性腎衰竭,這時會有生命危險。對于急性腹瀉的寶寶應該立即就醫,以改善腹瀉癥狀,避免產生脫水、休克。
近期熱點關注
健康互動聚焦
窺八卦知健康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網友關注排行